第十四章節(2 / 2)

成群的‘轟-6H’、‘轟-6M’轟炸機一架接著一架的從高空俯衝下來,降低高度進入轟炸航線。四架為一個波次,沿著前導的‘飛豹’炸出的兩道指引線,魚貫投下彈艙內掛裝的凝固汽油彈。頓時整個五島列島就如同但丁在《神燈》中所描敘的煉獄一般,到處都在竄動著熊熊燃燒的烈焰,地麵上的一切都似乎在燃燒,空氣因為烈火的熏烤變得炙熱滾燙。

高溫將水池霎那間煮沸的如同開水鍋一般;消防設施被融化開,自動噴淋設施由於高溫煮沸的原因噴出的全是滾燙滾燙的沸水,逃生的士兵、平民被燙的皮開肉綻,自來水管紛紛的爆裂,湧出的是高達100攝氏度的高溫蒸汽,空間有限的掩體頓時如同一個巨大的蒸籠一樣,一些躲在掩體內的守軍在瞬間便被徹底蒸熟,在空氣中彌散開一股人肉的味道。

更為恐怖的在那些部署在戰車工事內的裝甲部隊,甲堅皮厚的坦克戰車連同厚厚的掩體一起被吞沒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戰車手們甚至來不及逃生便慘死在戰車內,融化而開的坦克裝甲將他們活生生的燙死在車內。一輛輛戰車就這樣在烈焰中似水樣的閃動著,燃燒著,沒人注意到那些倒黴的戰車手就那樣的和他們的戰車一起被滾燙的鋼水澆築在一起。

街道上滿是橫七豎八倒斃的屍首,一具具就如同燒焦的木碳一樣疊在一起,焦黑焦黑的麵目全非。遊泳池、露天水塘裏全是浮動的死屍,水已經在高溫中被蒸發了許多,那些一具具皮開肉綻、露出暗紅色肌肉組織的屍體就如同死魚樣的浮在‘肉湯’上,炙熱滾燙的空氣中充斥著一股股令人作嘔的‘肉香’味。

“從觀瞄窗口向下望去,五島列島完全的燃燒成為一片火海,到處都在湧動著一股股熱浪,烈焰不斷的騰起,盡管在空中,我還是能夠感受到高溫,熱浪就那樣的竄動在空中,戰機就那樣的從火海上掠過,我們都被驚呆了,每一個人都在感到驚懼,但卻又自心內處的湧出一股快感,那時候我想狗日的也有今天。”

中國空軍第2轟炸機師的一名‘轟-6M’轟炸機飛行員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到。

“簡直就如同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盟軍大規模地毯式轟炸一樣,那是一種毀滅一切的集群式轟炸,一種簡直似要將小小的五島列島從地球上抹去一般的狂轟濫炸。盡管以前從資料上看過德累斯頓大轟炸,但真正麵對著這從天空而下的死亡時,我還是真實的感受到了恐懼,一種真實的恐懼。”

這是戰後一名日本下級軍官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所說的。

五島列島大轟炸大概是二十一世紀裏僅次於東京大轟炸的規模性戰術性空襲了, 不少軍事專家、新聞評論者,甚至是經曆過那場大轟炸的人們在談及這場幾乎毀滅了五島列島的大轟炸的時候,都將其與二戰中的德累斯頓大轟炸相提並論,因為這兩次大規模戰術性轟炸都是使用了大量的轟炸機,以及投擲的彈藥均是為威力巨大的凝固汽油彈。而後來的東京大轟炸中,中、美、俄三國空軍在東京投擲的爆炸物多為集束炸彈以及大型溫壓彈。

五島列島空襲後,島上約一千多名守軍以及近四千餘平民所幸存下來的不足五十人,整個島嶼變得寸草不生,戰後數十年都沒有恢複生機。不管什麼時候,那裏都是一片荒蕪,燒得焦黑發暗的殘垣斷壁間不時的打著旋的掠過陣陣冷風,空洞的發出-嗚-嗚-的低鳴聲,有人說那是死去的冤靈的哀嚎聲。若是走進那些一個個齜牙咧嘴洞開的掩體內,混凝土的牆麵上還可見到星星點點的斑痕,那是被高溫蒸汽燙死的日軍屍首留下的。

世界媒體對於五島列島大轟炸一時間口伐筆誅,大肆抨擊,一些西方人權組織在聯合國大廈、中國大使館、領事館門外組織遊行示威,抗議中國軍方的‘屠殺’行為。但態度強硬的中國軍方卻在新聞發布會上以‘軍事化、要塞化的五島列島對中國軍隊登陸作戰構成嚴重威脅’為由,輕描淡寫的將這場完全毀滅一切的大規劃轟炸一句帶過。

就如同二十世紀末期,二十一世紀初期的美國一樣,一怒而伏屍百裏的大國從來都是不會在乎什麼媒體,什麼國際輿論的,‘屠殺’隻適用於國際法庭上對戰敗者的審判用詞,否則對於一個軍事大國來說,輿論或是早已威風不再、成為大國手中可有可無的聯合國的抗議都是一些沒用的嘈雜而已。這個世界已然不再信奉什麼條約、秩序,所謂的約束隻是大國製定出來的工具而已,一種約製其他國家成為新興大國的工具而已。而隻有力量、實力才是真實的,具有力量和實力的大國是製定一切條約、秩序的王者,而沒有力量與實力的隻能注定成為被約束者,這就是一個定律。所謂的聯合國不過隻是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一個小規模俱樂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