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徐進,所過之處一片濃煙烈火。炸起的煙塵中,泥土飛揚,一些掩體被呼嘯而落的炮彈直接命中,轉眼之間化成諾大的一個彈坑。頂部加了厚厚混凝土層的工事被開膛破肚,交通壕被犁成平地,引爆的雷場發生著連續的爆炸。燃燒著的木料冉著陣陣青煙。漫天都是如雨點樣呼嘯而下的炮彈,鄰近海灘的水際灘頭被炸成一片火海,激起一道道水柱衝天而起,各種混凝土三角樁、鐵三角錐被掀翻的到處都是。
遠遠的從天邊傳來隆隆的轟鳴聲,黑壓壓的轟炸機群從那片海天交彙之處漸漸清晰出來。幾架‘蘇-30MKK’戰鬥轟炸機從雲端一頭紮了下來,機翼下掛懸著的反輻射導彈如同幾道羽箭一樣帶著縷縷白煙呼嘯而出。剛剛展開防空隊形的日軍防空導彈發射車在接連的爆炸聲中被掀翻的七零八落,化作一團團燃燒著的火球。
防空網被撕開幾個缺口,十來架‘FBD-1D飛豹3’戰鬥轟炸機組成的兩個攻擊波低空急進,幾枚防空導彈有氣無力的在空中亂竄,稀疏的高射炮火也漸漸的猛烈起來,連續兩架‘飛豹’被炮火給打的淩空爆炸。全然不顧日軍漸漸猛烈的防空火力,兩個攻擊波的‘FBD-1D飛豹3’穿過日軍的防空網,在宮崎縣的小林市的一處學校的上空連續的投下十來枚精確製導炸彈,而後急速爬升而起,鑽入雲霄之中。
拖著減速傘的炸彈緩緩而下,猛然的在空中爆裂而開,釋放出若幹子彈頭。而後這些子彈頭又連續的發生劇烈爆發,數以千計的鋼珠瞬間橫掃整個校區,如同一陣颶風橫掃而過一般,所過之處一片血雨腥風,建築物被炸成一片廢墟樣,如同篩子樣的屍首橫七豎八的倒斃在血泊之中。
這個看似平常的學校正是日軍日向海灘防禦司令部所在,由於大量的通訊訊息被中國軍隊的情報部門所捕獲,中國遠征軍毫不費力的便找出了日本人在日向灘頭的指揮樞紐所在大概位置。‘擒賊先擒王’於是在登陸戰之前的火力準備階段,中國空軍便製定出了‘斬首’作戰行動。一架遊蕩在高空的大型預警指揮機擔任空中指揮以及最終確定目標位置的任務,兩架掛載著‘追蹤者’激光追蹤吊艙以及‘太極’瞄準係統吊艙的‘FBD-1D飛豹3’戰鬥轟炸機擔任支援任務。采用戰鬥轟炸機群攜帶集束炸彈在最終確定目標後立即發起空襲的常規打擊手段來執行‘斬首行動’。
果然,當猛烈的炮擊開始的時候,日軍的無線電通訊量驟然升高,在空中的預警指揮機立即捕捉到了無線電發射、接受頻率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日軍海灘防禦司令部所在地。在確定目標後,兩架掛載著‘追蹤者’激光追蹤吊艙以及‘太極’瞄準係統吊艙的‘飛豹’立即帶領著兩個波次的戰鬥轟炸機群撲向目標。於是便有了之前的轟炸。
隨著指揮樞紐被摧毀,加上防空部隊接連遭受到呼嘯而來的反輻射導彈和空地導彈的遠距離殺傷,日軍在日向灘頭部署的防空高射火力網漸漸陷入在癱瘓中,各防空作戰群各自為戰,缺乏統一協調,根本無法對成群結隊而來的中國轟炸機群形成威脅。
飛臨灘頭上空的‘轟-6M’轟炸機群將無數的低阻航空炸彈如同下蛋樣的傾瀉下來,就如同二戰中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地毯式轟炸一般,這些‘轟-6M’同樣采用著這樣原始、但卻威力巨大、尤其是能夠給敵方抵抗者內心帶來強烈震撼的轟炸方法。一枚接著一枚的炸彈呼嘯而從天砸落,地麵上連續的炸成一片火海,到處都在燃燒著,甚至就連空氣都仿佛是在燃燒一樣。
來自海麵上那些火力支援艦以及種子島上的炮兵1旅的炮擊也再次掀起新一輪的高潮,各種口徑的炮彈接連不斷的從天幕上畫出道道拋物線般的彈道,此起彼伏般的將那片土地炸的如同月表一樣。
幾艘中國掃雷艦以及裝有火箭撒布雷車的滾裝船開始強行對滿是水雷的水下阻礙帶進行火力掃雷,接連炸響的水雷區道道水柱衝天,不時有一道道火龍飛竄入水中,接著又是一連串的爆炸聲。一艘倒黴的掃雷船無意間觸響了一枚水雷,在巨大的爆炸聲和衝天而起的水柱中,整艘船斷成兩截,很快的便消失在碧波之間。還好日軍火力由於在猛烈的炮火壓製下,加上狡詐的日本人不想因為幾艘掃雷艦艇而過早的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並沒有對正在努力清掃水際阻礙帶水雷區的掃雷艦隊形成威脅。不過這也使得中國軍隊迅速的清掃了登陸前的最後障礙,為即將打響的搶灘登陸戰做好了全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