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高建彬是這樣的年輕就得到了副總理的接見,很多人就好奇這個小夥子是誰,看起來是比較熟悉的樣子,誰也沒有注意到高建彬就是當年三次登上《人民日報》,接受過央視采訪上過《新聞聯播》的南江省上帝之手。縱然高建彬的出鏡率相對比較高,但是那隻是在新聞媒體上他的名字出現的多,南江省的領導幹部們當然知道高建彬,但這次的招商引資洽談會級別相對太高,高建彬真的是有些太年輕了,誰也不相信他會是一個全國百強經濟開區的領導。要知道這次的接見是要經過滬市市政府以及國務院辦公廳的雙重審核,不但本身開區必須是國家級的,而且在全國的排名也要進入前五十位,級別最低也是副廳級的領導幹部。按照組織上的慣例,能當上這個級別領導幹部的人至少年齡都已經到了四十多歲,大部分的領導都是五十歲開外了。
而高建彬看起來也就是三十歲不到的樣子,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如果說他是同級別領導的話,放眼全國的幹部隊伍那也是極其少見的。也不是這些領導幹部們輕視年輕人,而是慣性思維做出的推論,官場上有著自己的潛規定,有能力的年輕幹部有的是,但是資曆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卡住了他們的快升遷之路。提拔的過快也不見得就是好事情,拔苗助長反受其害,但高建彬就是官場上的一個異類,像他這樣成就的幹部那也是鳳毛麟角的。
有些領導幹部就想要打問一下高建彬的來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四十七八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笑著說道:“我是商委的關向叢,副總理馬上就過來和大家見麵進行座談,等會按照桌子上的名簽進行入座,千萬不要坐錯了,到時候副總理問起來的時候鬧出笑話來。”幾個服務人員抱著一堆精美的名簽和幾盆鮮花走了進來,核對著手裏的的座次表進行擺放,一個工作人員小跑著來到關向叢的身邊,說道:“副總理已經向這裏過來了。”
關向叢連忙對大家說道:“咱們趕快出去迎接一下副總理和商務部的領導。”在場的人急急忙忙跟在他身後來到了會議室門外,就看到此刻走廊裏已經是戒備森嚴了,武警戰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就像是鋼鐵鑄就的雕塑一般站的筆直。等了也就是兩分鍾的時間,就看到一大群人談論著從拐角那邊走了過來,中間正是吳春楊副總理,他的左側是滬市市委記鄭文建,右側是商務部長餘勇建,這兩位都是新聞上常見的領導,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至於滬市市委市政府和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同誌們,則是跟隨在後麵。
到一大群幹部站在門口迎接,吳春楊就笑著說道:“不要搞得那麼形式化,我們都是為了國家的經濟建設而來的,彼此之間就不要那麼拘束了。”鄭文建笑著說道:“大家彼此之間估計也是不熟悉,就自己介紹一下以便副總理對號入座。”隨行的央視記者和各地的媒體開始了拍攝工作,這次肯定是要聞聯播》報道的。
高建彬的位置比較靠前,剛要說話,吳春楊卻看著他笑道:“看起來這次的洽談會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連我們南江省的上帝之手高建彬同誌也來到了。早就聽說了建彬同誌的大名,王勝光副總理可是沒少在國務院辦公會提起你來,所以盡管沒有和你見過麵,但是我對你並不陌生。一直都想和你見見麵聊一聊,但是卻沒有那個時間,到晚上的時候讓辦公廳的同誌安排一下。”鄭文建由於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吳春楊在一起說話的時候就相對比較輕鬆,也笑著說:“像是高建彬同誌這樣的幹部實在非常難得,去年年初在京都開會的時候,我就向國林同誌提出過,想讓他來滬市鍛煉幾年,可是這次挖牆腳沒有得逞,被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吳春楊笑著說:“高建彬同誌可是南江省委省政府的殺手鐧,事實證明現在南江省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采納了高建彬的思想和做法,就像是現在全國推行的領導幹部熱線以及對話,還有信訪督查機製等等,先是高建彬提出來並加以實施,後來南江省就全麵推開,最後才是國務院向全國省市地區推廣。你想要從他手裏挖走這樣的人才,估計拿不出相匹配的代價來。”這就是非常高的褒獎了,特別是出自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口中,分量當然又是不一樣的。這也證明有才能的幹部,絕對可以得到組織上的培養和領導們的器重,不用擔心前途的問題。
很多人看著高建彬就有些眼睛紅,原來這個連名片都忘記帶的年輕人就是網絡和媒體上盛傳的,富有傳奇色彩的那個領導幹部,全國幹部隊伍裏最年輕的副廳級,是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理論創建者和實踐者。真是想不到這家夥走了狗屎運,連吳春楊副總理也能一眼就認出他來,這又是一個奇跡。要知道吳春楊可是副總理,主管的就是全國的經濟工作和金融工作,對於高建彬這個農業戰線上的佼佼者居然這麼熟悉,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那個當副總理的不是日理萬機的,別說一個副廳級幹部,就算是副部級正部級也是難得引起副總理的關注。高建彬謙和的笑了笑卻沒有說話,接見的人有這麼多,沒有他說話的時間,也不是說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