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驚動省委省政府的兩件大事(2 / 3)

高建彬在信訪局辦公會上接受了海州市電視台和《海州日報》的采訪,他對著信訪局的全體領導幹部說道:“信訪工作是區委核心的工作之一,作為領導幹部手裏麵是全東部新區上百萬人的工作,雖然我們已經在想辦法盡可能地多接觸群眾,但是對於群眾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的。~區長熱線和問答節目每周才舉行一次,這各頻率已經是很低了,那麼我們要通過什麼途徑去了解群眾的要求或者困難,當然不是靠著幹部們的彙報,靠著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字報告,那個和盲人騎瞎馬也差不多。我認為隻有依靠信訪工作來得到這些信息,才是最真實的,群眾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誰也不會來到這裏,來了就是他們迫切想要解決的或者是需要幫助的,所以說你們的工作非常的重要。”這句話的意思在場的人都聽得很明白,那就是提高了信訪局的地位,一直以來信訪局都是作為一個協調單位出現的,手裏沒有多少實權,沒有人聽也就隻能幹瞪眼。

高建彬繼續說道:“我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三點,第一熱情服務,門難進臉難看這是信訪局在群眾眼睛裏的形象,微笑服務是最起碼的一個標準,而且要耐心細心,不管那些問題是如何的瑣碎,隻要是群眾提出來,那就必須要認真加以記錄。第二是要快解決,我們的群眾最反感的就是政府機關的拖拉作風,芝麻大的事情最後拖成了西瓜,還找不到具體負責的人是誰,更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解決,就連解決到了什麼程度都沒有人告訴他們。第三點和第二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限時回複,我在這裏下一個死命令,隻要是與群眾提出的問題或者困難有牽連的部門,必須要在信訪局備忘錄到達的第一時間裏作出回應,相關的負責人要在回執上簽字,三天內必須要文字回複信訪局事情處理到了什麼程度,什麼時間可以處理完,處理後會是一個什麼結果,信訪局要專人負責這個工作,死盯著看看這些部門是不是在承諾的時間裏做到了,區委辦綜合科也會定期過來抽查,事關哪個部門責任會分清楚的,信訪局也不是沒有一點責任,追查不及時我也是要給予處分的。區委賦予你們監督各個部門的權力,不要害怕遭到別人的為難,有東部新區的區委區政府和百萬群眾站在你們後麵,哪個部門要是不信可以試一試東部新區黨委的決心是不是言過其實的。”

這一下又把東部新區捅出一個窟窿來,等於又多出一個監督部門,當然這個事情在高建彬的強硬態度下是反對無效的,這還是第一次把信訪局這個單位放到了如此高的地位,這讓東部新區信訪局的工作人員有些揚眉吐氣,走起路來都昂闊步的,很多的海州幹部們又一下傻了眼,上次的事情大家還在焦頭爛額,看看東部新區又出新舉措了!楊恩東苦笑著對周雪嬌說道:“我怎麼感覺到所有人的步伐都是在跟著高建彬這家夥走,看看這個舉措又是親民的行動,我敢斷言省裏麵很快也會出台這個文件,整頓信訪工作依靠的就是高建彬提出來的三個基準點,都認為他的強項是經濟建設和民生工作,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現在誰要是和我說這家夥不懂得黨務工作,那我就斷言這個人簡直是個白癡。”周雪嬌也無奈的說道:“這人也太能折騰了,但是偏偏就折騰到了點上,誰要是不服氣可以試試看啊,我看海州市委市政府現在就下通知好了,免得到時候被動。”隨即海州市委就下了關於信訪工作的三個基準點,明確的要求要以高建彬的講話為信訪工作的基礎,這也是海州市委的要求。

周國林和陳錫坤已經習慣於關注東部新區的情況了,還要求每天送一份《海州日報》到辦公室,這可是破天荒的的待遇,高建彬的舉措當然是受到東部新區群眾們熱烈歡迎的,對於這個年輕的書記所做的舉措,大家是全力的擁護,這樣的好幹部好官員到哪裏去找啊?高建彬在東部新區的工作引起了網絡和媒體的極大興趣,這個小夥到那裏也是新聞人物,所有知名的報刊雜誌都在東部新區派出了常駐記者,這也是一個破天荒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