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由於受到了剛才的影響,要求言的人潮水般的湧了出來,不但是現場的觀眾沸騰了,那幾部熱線電話也快要打爆了,鄭海露也平和了一下自己的激動,導播把第二個問題念了出來。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提的問題是關於公路質量的事情,他直接站起來說道:“我是城關街道辦衛河村的一個普通村民,衛河村的東邊就是東部新區連接海城區的東海路,這是東部新區的交通形象工程,但是這條長達三十多公裏的道路一年的時間就修補了兩次,不是路麵斷裂就是瀝青混合物成了小碎塊,路基都塌陷出了不少的坑,給安全也造成了隱患,甚至於還不如一些鄉村公路的質量,那麼我請問一下鄭區長,這一條區政府花費巨額資金打造的精品工程,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說是豆腐渣工程也絕對不過分,難道區委區政府真的都一點也不知道嗎?如果說這是單純的意外我想這是在侮辱所有人的智商,為什麼這樣的道路能夠驗收合格並投入使用,深處的原因究竟是在哪裏?”
又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看起來為了這一次的區長熱線很多的群眾準備的都很充足,提出的問題也不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這讓區政府另外幾個區長出了一頭汗,這幸虧是鄭海露上去了,換作他們的話能不能回答出來或者敢不敢回答都是未知數,現在的群眾素質明顯的高了許多,針對的都是關係重大的政府工作,裏麵出現的疏漏,如果回答不好的話那是要聲名掃地的。楊恩東坐在家裏的沙上看著東部新區的區長熱線與問答節目,都有點為鄭海露擔心,由此也感到海州市的市長信箱好像有點落伍了,人家一個區都要講政務公開透明,敢於把問題擺到人民群眾的眼睛裏,作為上級領導機關這個方麵可是有些落伍了,楊恩東自然明白高建彬的用意,解決問題隻是一個方麵,就這麼一周一次,一次一個半小時能解決多少問題?最主要的還是相應中組部關於改善幹群關係的文件精神,別看是這麼一個節目,在老百姓的眼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對於東部新區的政府信任度會飛上漲,這樣的心態會讓高建彬的東部新區戰略規劃實施起來順利很多,穩住了東部新區的民心。
東部新區的這次節目開展得非常成功,迅的引了所有群眾的注意力,也引起了海州市委市政府的極大重視,楊恩東就在第二天的常委會上說道:“東部新區昨天晚上搞得區長熱線和問答節目我從頭到尾看了下來,認為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對於我們市政府的工作也是一個啟,這不是一個個例問題,那些群眾提出來的事實,在我們海州市很多區縣都存在,為什麼東部新區敢於去麵對,別的地方包括我們的市政府卻沒有這樣做,這就值得我們去深思了。我提議海州市所有的區縣都要實行這項工作,也建議市政府馬上也做出相應的措施來,敢於去麵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就是對幹部隊伍工作的檢驗標準。我相信這個舉措不少的同誌都能夠想得到,也不是東部新區一家獨創的。”說到這裏的時候楊恩東已經是有些嚴厲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楊恩東繼續說道:“很多同誌不敢去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心裏沒有這個底氣,害怕回答不上那些看起來很尖銳的問題,群眾的目光是敏銳的,沒有什麼可以隱瞞住群眾的眼光,有些人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天衣無縫了,但是卻不知早就被我們的群眾看到了骨髓裏。具體我們的工作到底是個什麼樣,民間有句俗話說得好,是騾是馬,牽出來溜溜就知道了,不敢麵對群眾的問題,或者是敷衍潦草講官話套話的幹部絕對是不合格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