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省委書記的教導(3 / 3)

周國林的談話中表達出他要說的兩點意思,都是關於高建彬的,第一個就是南江省的確是存在著權力更替的事情,周國林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他安心的工作,不要去攙和這樣的事情,這個不是他應該去碰的,南江省馬上就要掀起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南江省委的工作方式將要生很大的轉變,在此期間肯定是要出現一些人事變動的。再一個就是要求他把東部新區的問題徹底的解決和扭轉,成為像是石橋鎮那樣具備代表性的區域,工作的重點不僅僅是在經濟和民生上,更主要的就是黨務工作,並且指出了東部新區工作失敗的原因,要他配合著中央的文件精神,打開那裏的工作局麵。既然周國林把年初省委工作的重心提前給高建彬說出來了,那就是要高建彬提前做出成績或者行動來,這樣占據了有力的條件。

周國林說道:“以前東部新區成立的時候海州市委對於那裏的政策和支持也不比現在少,為什麼就絲毫沒有什麼起色,沒有辦法實現原來的意圖呢?關鍵還是幹部的任用問題,是人的因素造成了現在的局麵。文華記當時的構思也不可謂不好,依托海州經濟技術開區向四周輻射,吸取石橋鎮的先進招商展經驗,帶動整個地區的高展,讓東部新區集中海州所有的資源,成為第二個石橋鎮模式,我對此也是全力支持的,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這就是代表著中間的環節出現了差錯,第一,海州市委市政府對於東部新區的期望太高,對於東部新區實際達到的效果過於樂觀,沒有給新班子緩衝磨合的時間,盲目的下指標結果就是導致了新班子急於求成,出現了不該出現的過失,比著葫蘆畫瓢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周雪嬌說道:“是有這樣的現象,我到海州看了看年度計劃,東部新區的指標完全是按照石橋鎮的標準進行的,招商引資工作和房地產開工作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給一個新組成的黨政班子下達這樣的指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新班子的幹部們也不能說是不努力不去找方法,但是想要做到這樣的目標難度簡直是製造奇跡。”

周國林點頭說道:“第二,在選擇黨政班子領導的時候當時文華同誌根基不穩顧忌太多,總想要麵麵俱到維持各個方麵的利益,在當時來說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我還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構架導致了下麵的幹部們相互受到了牽製,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兩套班子相互拆台搞窩裏鬥。合並的區域本身還是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在工作中不斷進行調整和改善,才能取得成效,奈何海州市委市政府誰也不願意去接手做這件事情,最終還是造成了幹群關係的極度不協調而告終。我本來和陳省長對於這個東部新區是很看好的,但是結果是非常不合人意的,這個文華同誌沒有做完的事情,就要靠著你來彌補了。你在聚會的時候對於東部新區工作的開展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還是可行的,和光同塵中庸之道不是用在東部新區的,任何時候都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是隻要是對黨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就不要猶豫,可能暫時你會遇到不小的困難,但是對你將來的展是至關重要的。你要想走得更高,就不要在圈子裏做好好先生。”

其實高建彬真的是不知道他此刻有多麼的幸運,周國林這樣耐心細致的教導一個晚輩或是一個下屬幹部,實在是非常罕見的事情,連周雪嬌在一邊也有些嫉妒,她可是周國林的親侄女,平時也不見得就有這樣的待遇。作為省委記每天關注的事情都是重大的決策和工作,何況他還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身份,需要處理的事情就更多了。高建彬連省管幹部的級別都達不到,卻能夠走進周家得到這樣的指點,可見他在周國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換做是其他人想都不要想,要是周國林對於南江省每個處級幹部都這樣關注的話,那累死了也忙不過來。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