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三十章、不是結局(三)(2 / 2)

(四)

從1945年6月初起,楊長發所在的51師就在洞口休整。楊長發已經正式擔任了營長,部隊又奉命歸還了74軍的建製,各種武器彈藥、裝備和物資正源源不斷地從芷江運到洞口,周邊各地師管區補充的新兵也陸續到了51師,對新兵的艱苦訓練也隨即展開。由於新兵訓練任務重,周師長答應等打完了仗讓楊長發回一趟芷江的許諾也沒有兌現。

聽說師長周誌道將要升任100軍副軍長。有一天,周師長來到楊長發的營。把楊長發找了來,他笑咪咪地對楊長發說:

“楊長發,你小子真是塊打仗的料子。在山門打的那場神仙仗是怎麼回事,跟老子說說!”

楊長發知道師長指的就是5月11日與日軍的那場遭遇戰。

“師長,沒什麼。當時我也什麼都沒看到,隻是感覺前麵有敵人,就提前讓部隊作好了準備。但敵人沒有準備,讓我打了個措手不及。”

周師長輕輕地踢了楊長發一腳:

“你小子倒是挺機靈啊,我還以為那一次遭遇戰你肯定死定了。沒想到不僅沒死,又給我報了信,還把部隊完整地帶回來了。怎麼樣?跟老子去100軍吧,老子跟李軍長說一下,馬上就可以讓你當副團長。”

楊長發一個立正!

“承蒙師長看得起,長發理應跟隨師長鞍前馬後。但長發生是74軍的人,死是74軍的鬼,恕我不能從命。”

“他媽的,你小子敢違抗老子的命令?別給你臉不要臉不識抬舉啊!!”

楊長發仍然筆直地站在原地不動。周誌道見說不動楊長發隻好作罷。

“好了,我知道你離不開74軍,老子呢也不強迫你。不過你一定要好好幹,可不能給老子丟臉啊!”

說完周師長就走了。

經過數次惡戰又數次死裏逃生以後,楊長發官當大了,心氣也高了,對戰爭和戰場的駕馭能力自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手上掌握著四百多號弟兄,又是國軍王牌。出門可以帶警衛坐汽車,再加上高大的身材,配上一身漂亮的美國式軍禮服和黑色皮鞋,那個神氣讓楊長發感覺十分良好。他深深地愛上了軍隊,愛上了戰場,愛上了打仗,似乎他楊長發天生就是為打仗而生的。

自雪峰山反擊作戰結束以後,楊長發就全身心地投入了對部隊的訓練之中去,他要把自己在軍校和在戰場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全部灌輸到他的部隊中去,把他的營錘煉成一支作風頑強,戰鬥勇敢,反應敏捷,能攻能守的勁旅。

楊長發還是經常會想起芷江的劉芷橋父女,想起自己的父母親,想起自己已經有將近五年沒有回家,沒有看到他們了。但楊長發是個軍人,是軍人就要服從國家和長官的命令。他一直沒有向長官提出回芷江的要求。而且楊長發還覺得,他是中央軍校畢業生,前途還大得很,74軍裏營以上軍官幾乎都畢業於各期中央軍校。

從6月初開始,芷江的劉芷橋父女知道雪峰山戰役已經打勝了,但楊長發卻始終沒有任何音訊。這一段來芷江街上到處都是軍隊,劉芷橋象瘋了一樣四處打聽芷江城裏的這些軍隊是什麼番號,打聽51師在哪裏。可劉芷橋得到的消息是,城裏的部隊番號是新6軍,51師現在不知道在洞口還是在安江,還是在桃花坪。劉芷橋想給楊長發寫封信,但不又知道向哪兒寄,她好難過呀。

直到日本人宣布投降還是沒有楊長發的消息。8月21日這一天,芷江城裏萬人空巷,都去爭睹日軍前來芷江投降這一盛況,可劉芷橋父女卻沒有去,他們倆呆在自己的家裏,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

劉父望著女兒劉芷橋,她明顯地又瘦了,除了因為教書辛苦以外,就是對楊長發無窮無盡的思念。看到心事重重的女兒,劉父好心疼。他隻有這個女兒,女兒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依靠,他實在不忍心看到女兒這樣。

劉芷橋手上有兩封楊長發的信,一封是從安江寄來的,也是自1941年楊長發離開芷江去獨山投考中央軍校以後收到的第一封楊長發的來信。第二封是從龍潭寄來的,是即將投入雪峰山反擊作戰之前寫的。這兩封信他都看過。從楊長發的來信中可以知道,部隊戰鬥十分頻繁,而且受傷甚至犧牲都是很正常的。常德保衛戰楊長發就受過一回很重的傷,現在他這麼久沒有信來,莫非。。。。。。劉父不敢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