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哦”了一聲,道:“你跟蔡家公子早就應該訂婚了,一直拖到現在。都是因為你調皮任性”。趙福金聽後“嘻嘻”一笑,道:“不是蔡家公子,是他,蘇天行”,說著指了指蘇天行。趙桓臉露驚訝之色,頓了頓,拱手道:“蘇公子好”。蘇天行沒有想到堂堂皇太子會對自己施禮,忙也拱手道:“見過太子”。
趙桓笑道:“坊間流傳的破陣子和臨江仙可是出自蘇公子之手”。蘇天行道:“即興之作,難等大雅之堂。讓太子見笑了”。趙桓擺手道:“蘇先生太過自謙了。何止是我,上至皇族,下至黎民百姓,讀起先生的兩闕詞,無不酣暢淋漓,大呼過癮”。蘇天行玩不了過於謙虛,道:“多謝太子對天行的讚譽”。
鄭皇後微笑道:“本來我以為福金欽慕天行,隻是少年心性,隨性為之。自從天行今早向官家獻策,我也覺得天行不僅文采好,於治國治軍方麵,也有獨到見解。官家還封天行為天章閣直學生,領遊擊將軍,好讓天行能夠為國出力”。
趙桓頓了頓,道:“母後,桓兒近期讀通鑒,有很多似懂非懂之處,太學的秦學正又太過古板。天行和桓兒年齡相仿,桓兒想請天行陪兒臣讀幾天書”。
鄭皇後道:“現在天行有官職在身,官家還給他撥了一萬禁軍,讓他操練兵卒,恐他還有很多準備事情要做。再說了,你現在身為太子,並沒理政,跟臣子不宜走的太近,免得惹人非議”。
趙桓道:“天行以後就是我大宋國婿了,還是桓兒的妹夫,說到底就是一家人了,跟其他臣子還是有區別的”。鄭皇後聽後,微歎了口氣,道:“那也不行”。趙桓有些沮喪的道:“是”。
蘇天行記得曆史上趙桓即位後,立刻就貶了蔡家,還處死了童貫。那他應該是極不待見蔡京童貫之流的。若是能和趙桓處好關係,以後利用他來對付蔡京童貫,特別是童貫,那樣給陳大方報仇就容易些。即使報不了仇,等趙佶百年後,趙桓成了皇帝,自己也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
雖然自己也沒看過資治通鑒,但先跟太子套近乎吧。他要真問自己資治通鑒的內容,自己就說對資治通鑒不太懂,隻是仰慕他的風采而已。蘇天行這樣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覺得趙桓很奇怪。按說趙佶在後閣給自己和趙福金訂立婚約,皇宮裏很多人都知道了。鄭皇後就是很好的例子。趙桓雖然不在皇宮住,但得到消息應該不會太難。可剛才趙桓的回答,讓人覺得他是不知情的。蘇天行覺得,趙桓應該也是知道趙佶已經給趙福金定了新的婚約。並且隱隱認為,趙桓並不是要請教自己資治通鑒上的內容,而是因為自己被趙佶點了國婿,封了官職,故意和自己親近。因為趙桓今天進宮的時間太巧了。
於是道:“臣雖然還需要操練兵卒,但那也得是一個月後。現在時間還是很充裕的。臣正好趁現在的時間多多完善治軍規製。通鑒上所涉事例眾多,對臣以後治軍肯定大有裨益。臣也正好可以和太子共同進步”。說完舐著嘴唇看了一眼趙福金。
這舐嘴唇的動作,穿越前在高中的時候,有幾次,徐明沉迷於網絡遊戲,待在網吧上網。為了回家有交代,就拉上林千雪一起在網吧。等回到家,兩邊家長問起。兩人就約定以舐嘴唇來為對方說的話加以佐證辯解。
趙福金見狀,心裏一樂,道:“娘娘,福金覺得桓哥哥和天行說的都對。現在很多朝臣都知道爹爹已經給我和天行定了婚約,那天行就是我皇家的人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書又有什麼不對了。哪個朝臣要是對此事非議,肯定是別有用心的。我相信爹爹也會同意桓哥哥和天行多接觸的”。
半天沒有說話的劉貴妃道:“福金,不可胡說”。鄭皇後沉吟片刻,道:“福金說的也不無道理。天行現在是直學士,指導皇家子女學業,也在情理之中”。
趙桓施禮道:“多謝母後成全”,然後對蘇天行道:“蘇公子今日午後是否有空,來府上坐一坐,共同研習通鑒”。蘇天行見鄭皇後同意了,道:“多謝太子抬愛,天行這就隨太子去”。
趙桓見狀,道:“母後,母妃,那桓兒這就告辭了”。鄭皇後點頭道:“你和天行先去,留璉兒在這,我讓荷兒熬些烏雞湯,與璉兒喝了”。趙桓和朱璉齊聲道:“多謝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