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拱手向我行禮,說:“主公,元璋特意到鎮江來,聽候主公驅使。”
我笑道:“是來看大姐和小標,然後順便來探望我的吧?”
朱元璋尷尬地說:“不是,主公錯怪元璋了。”
我對朱元璋說:“是就是,憐兒如何不丈夫,怕什麼不敢承認,我就不明白,你為何不把馬大姐帶回南京?難道還怕南京不安全?”我跨上馬,吩咐道:“走,回去再說。”
小月她們幾個早已經在府前翹首以待,看到我回來,小月第一個叫了起來,緊緊抓住林大嫂是手臂,邊搖邊說:“看,爹回來了,”我用眼神向幾位女士打了個招呼,大嫂還是那般深情,藍大小姐抱著站在她身前的常茂,笑顏滿麵。
曾尚宮曾素常扶著小月,提醒她:“公主小心點,”她居然從南京來了鎮江。
朱標、廖挺這些孩子早就撲了出來,在我馬前歡奔雀躍,我跳下馬,一手一個,把兩個孩子抱起,在兩張小臉蛋上各親了一下,兩位母親才各自把他們抱開。
小月不是很顯身子,隻是行動已經有些不便,她眼睛紅紅的,挨到我懷裏來,哭著說:“爹你每次一去就是大半年,你不惦記小月了。”
我心裏一片蕩漾,要說惦記,除了那些戰友,我最惦記的就是小月,雖然想大嫂大姐她們,還有廖永忠沐英他們,也尊敬我聽從我,可還是沒有小月這樣,一直跟著我長大,多上了一份親情,這個女兒,已經是我在這個世界最不可割棄的牽掛了。
我拍拍小月的頭說:“現在我們大軍在北伐,半年多的時間哪算長,你看你忠叔,一去就是一年,爹都不知怎樣向大嫂交代,還有你英叔,去雲南也很長時間了,還不知哪年他才可以再回鎮江。”
小月破涕為笑,說:“忠叔有信回,說戰事已經結束,很快就可以班師了,”大嫂在一旁微笑著點點頭,表示廖永忠確實即將回歸。
我轉頭望向朱元璋,朱元璋點頭答道:“是的,剛收到南征的各部戰報,南方都已平定,不日廖永忠湯將軍周德興楊璟張彬他們都將回歸南京,張先生說主公要回鎮江,所以元璋先來鎮江恭候主公,把這個消息先通報小姐了。”
我大喜道:“很好,這些南歸的將士們可以投進北伐戰場,要與元廷作最後的交鋒,目前我們的兵力還不足,現在南方各地由誰留守?”
朱元璋回答道:“因為軍事指揮權一直隨主公在鎮江,所以南京成立了都督府,負責我大明軍的戰報收集與指揮,取消以前的統帥部,現廣州由陸仲亨留守,主要轄區為兩廣,郭興在武昌,轄兩湖四川,耿炳文在蘇州,轄浙江福建,江西歸南京直管,其餘將士回歸,這是目前的安排,考慮到主公對各位將軍的熟悉,各地的駐守將領最後還得主公定奪。”
我命令陳寧幫忙將耿炳文召回鎮江,然後招呼大家進去,林大嫂高興地說:“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大夥補補營養,瞧你們,都瘦了。”
我看看梁鎮和蔣獻,感覺還好了,林大嫂小道:“軍師你別看別人了,說的就是你,我前輩子就是欠你們父女倆的,家裏沒有一個當家的,幫著你們把小的拉扯大,大的也不會照顧自己,也不知你在鎮江呆多久,軍師你就和小月一樣,將就著就在我家吃吧。”
我嗬嗬笑道:“好啊,我還是吃不慣北方的麵食,今晚就弄得好吃的。”
小月吩咐曾素常說:“曾尚宮記得把我特意留下的春茶拿出來孝敬爹,有人說咱們不會照顧爹了,”林大嫂笑著拍拍小月的手,說:“牙尖嘴利。”
寒暄已過,我問朱元璋:“湖廣、四川、江西一帶的夏收怎樣?為何供應北伐的軍糧中,隻有鎮江和蘇州的軍糧可以供應,其他地方未見有什麼支持?今年北方大旱,糧食供應短缺,我軍無法達成以戰養戰,必須依靠南方供應。”
朱元璋回答說:“南方年景很好,多數地方風調雨順,收成不錯,隻是很多地方不象鎮江這樣經營多年,文官製度的缺乏,全都凸顯在這些新興地方,有些地方我軍的部隊過後,一些稅賦根本沒有人手去做,以致出現了真空,所以各地的布政司需盡快填補,正式行使政權,盡快將田稅補上,交吉我北伐大軍。”
我一聽朱元璋的解析,心裏頓時冒起一把火,我在位南京已經半年有多,到目前居然連各地文官製度都未有完善,收集田稅還要象流寇一樣靠著官兵才能收上,真是豈有此理。
我對朱元璋說:“以這樣的解析,蘇州方麵是因為有耿炳文坐鎮了,而鎮江方麵的順暢也是因為有了這麼幾個婦道人家了?通知南京的那些老家夥,盡快過鎮江來見我,我都不想去南京了,告訴他們過來前先想好了,想不通的話就別怪我把鎮江這些婦道人家搬過去,鎮江能怎樣,南京就能怎樣。”
朱元璋額頭冒汗,領命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