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136章 高調還債
對於這些債主,範飛的心裏一直很矛盾,可以說既愛又恨。
要說起來,範飛內心裏還是挺感激這些村民們的,要不是他們幫忙借錢,他姐姐範青就讀不了大學,說不定早就找了個村民嫁了,生個二狗三狗什麼的,再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話又說回來,為了借錢這事,範飛的父親範之然、母親孫可敏都受盡了委屈,一些村民們也沒少逼債,難聽的話說了一大街,就差直接打上門來了。雖說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範飛對這些同村的鄰居們還是很無語,覺得他們有些過於勢利了,也太小瞧自己家的潛力了。
範青2008年參加高考時發揮失常,離重點本科線還差一些分數,按當時的行情,想上明珠大學就得花六萬多塊關係費,加上學費和生活費,就要將近十萬塊錢。
本來範青想複讀一年再考一次的,但範家村有個小能人範遠誌在明珠市某部門當了個小官,四年半以後就要退休了。範遠誌曾答應過在退休前盡量幫範青安排個工作,但前提是範青要考上明珠大學,因為明珠大學與他所在的部門是對口接收單位,每年都會去明珠大學招畢業生……範之然算了下時間,知道女兒再複讀一年就晚了,於是咬緊牙關東借西湊,最後籌了筆錢,讓範青上了明珠大學。
為了這件事,範飛一家砸鍋賣鐵之後還欠了一屁股債,把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借遍了。為了借錢,範飛和父母都受盡了無數的冷眼和譏諷,這才湊夠了範青所需要的費用。
當初不少村民礙於情麵,都或多或少地借了些錢給範之然,但當他們偶然得知範之然總共借了將近十萬塊後,都開始急了,覺得範家這輩子恐怕也還不起這麼多錢,而且範青花了這麼多錢,畢業後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要嫁人並撇開這筆賬務,所以這筆巨債遲早得打水漂,於是他們都抱著先下手為強的心態,陸陸續續來上門討債。
範之然自然還不起,他已經家徒四壁了,隻剩一小棟房子。而這一小棟房子是泥磚砌的房子,修建於幾十年前,現在年久失修,又漏雨又漏風,根本不值錢,就算想賣也沒人要。範之然也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的女兒工作已經基本上有著落了,因為那是範遠誌再三強調保密的,所以在債主們麵前,範之然就隻剩下裝聾作啞和作揖求情兩條路子。
債主們你走我來,輪番上場,三天兩頭地上門哭窮,並變著法兒地要債,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家裏人病了,孩子要交學費了,或者準備修房子之類,總之是急需要錢,弄得範之然十分內疚,見了鄉親們都躲著走。
而剛才搭台唱戲的範輕閑和範良,範之然分別借了他們三千塊,他們也逼得最狠,甚至一起來範家吃過三天飯,說自己家沒米下鍋了,直到連吃三天紅薯飯、見不到一塊肉和一點油花之後,他們才訕訕撒退。
要不是他們逼得這麼緊,範飛的母親孫可敏也不會舍得把自己的結婚戒指都賣掉還債,那是她唯一值錢的私貨。
這之後,範之然就不顧腰肌勞損的老毛病,一有空就去鄉裏和鎮裏拚死拚活地打零工,挑沙子背水泥修房子,沒日沒夜地幹,就是想多攢點錢還債,指望著能少幾個債主,少一點煩惱。而過度的勞作和心理壓力,也讓範之然整個人都日漸消瘦和蒼老起來。
範飛一直勸父親不要去打工,但無論範飛怎麼勸他,範之然都不肯聽,逼急了就說一句“欠了別人那麼多錢,不賺錢怎麼辦?讓人打上門來逼債?”
範之然是這樣,範飛的母親孫可敏也是這樣。範之然去打工時,孫可敏就用纖弱的肩膀擔起了幹農活的重任,還有空就幫人縫縫補補,指望著能讓鄉親們少一點怨言。至於範飛就更不用提了,從初中時就在打工,拚命地賺著錢,做夢都想著發財致富,出人頭地。而範青也知道自己給家庭帶來了太多的負累,一直在明珠大學勤工儉學,連家也很少回,一是舍不得花那些路費,二是不敢麵對村民們的白眼,一心想畢業後趕緊工作,早點幫家人還債。
一家人團結一心,隻為了還債,也確實非常節省,沒有賴債的意思。但他們作出的努力,一些債主們是看不到的,隻覺得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因此範飛一家人走在村裏時,總難免被人戳脊梁骨,就像幾個偷了別人家錢的小偷、罪犯……
範飛絲毫不懷疑,如果這樣的情形再持續幾年,自己的父母就會提前彎腰駝背了,因為他們一直不敢直起腰板走路,他們家集體缺鈣……
而現在,就是範飛改變這一切的時候了,有了這幾十萬,他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挺起腰杆來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