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範飛,你龍哥說得對,規矩不能壞,要不然留不住回頭客。這件事,你自己搞定吧。”鳳姨也緩緩地吐出一個煙圈,悠然說道。
“先給他們把菜上齊,這也沒什麼吧?鳳姨,你又不是不知道,秋哥是羅家的人,出了名的難纏……”見鳳姨和韓龍把皮球踢回到自己身上,範飛一時間有些頭大了,苦笑著解釋道。
“羅家的人又怎麼了?”鳳姨冷笑道,“當年我還是鳳姐的時候,羅家的人我也沒放在眼裏過!”
範飛的頭頓時有兩個那麼大。
武邵縣的百姓曆來尚武,民風驃悍,喜歡用拳頭說話,因此曾出現過八十年代滿街都是混混的壯觀景象,雖然近年來大為收斂,但仍然有不少,所以居民們見怪不怪,畢竟,個把混混並沒什麼稀奇的。
鳳姨既然敢在混混最多的大操坪上開這家餐館,就說明她有些能量,至少有東街齊家給她撐腰。
但關鍵的是,羅秋是羅家的人。
羅家和齊家,就如同重量級拳手和輕量級拳手的區別,實力不在同一個層麵上。
羅家、趙家、西街,這三個名字,每一個武昭縣人都絕不會陌生。
羅家即羅家村,趙家即趙家村,分別是兩個縣城城郊的大村,村裏的人基本都姓羅或姓趙,可以說是一個大家族。西街原來叫陳家村,解放後擴建縣城時,陳家村被統一征收土地,他們的新家便是縣城內的西街,並從此更名。
武昭縣是千年古縣,從古至今,羅家、趙家、西街便一直在武昭縣城周邊形成三足鼎立之態勢,猶如生態鏈一般,互相爭鬥,也互相牽製,為爭奪地盤而械鬥之事時有發生,處事都比較霸道。
而做為出任武昭縣的一方大員,到武昭後首要任務便是安定三村,定得三村則得縣城。
也正因為如此,外來的地方大員總會給這三村參政議政的機會,並巧妙地平衡各方關係,用本地人治理本地人,解放前是這樣,解放後依然是這樣。因此現在三村都各有一批代表掌握著縣城四家領導班子一定的話語權,也間接鞏固了三村的霸主地位。
這三個村子雖大,但經濟都比較落後,為爭奪地盤而械鬥之事時有發生,是武昭縣驃悍民風的典型代表,建國後雖然有所收斂,但並未有本質上的改變。隻是在改革開放後,這三個村的年輕人有不少出去打工,把外麵的文明觀、發展觀、法製觀等全新理念帶了回來,從而使三村在經濟上和觀念上有了較大的改變。但即便如此,在武昭縣內,這三村依然是令人生畏的存在。
因為這三個大家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團結。
盡管這三個大家族裏經常也有內訌和矛盾,但對外時卻是出了名的護短。這意味著你得罪了任何一個村民,往往就得罪了整個村子,後果很嚴重。
這三個大村都處在縣城的地域政治、經濟中心周邊,部分村民打架鬥毆、敲詐勒索、吸毒販毒、為爭奪地盤而械鬥等現象很普遍。縣城裏一般不會有什麼大事,而一旦有大事,往往與這三個大村有關,因此這三個大村也算是惡名遠揚了,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
而羅秋自然是一條地頭蛇,而且在縣城內小有名氣。
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範飛根本不是龍,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得罪這個叫羅秋的混混。
可惜對於羅秋的優先上菜的這個小要求,鳳姨和龍哥都直接選擇了無視,於是範飛再次被推到了峰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