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國師(2 / 2)

此時廉頗邁步宗師之境,雖僅僅是間接運用潛能,並不似王離那般將整個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以潛能修複,並將潛能體係日漸完善,但是他身體卻也是受惠非常,此時看起來也就是五十餘歲,頭發都是黑色。

而龐暖雖是不修武道,但是黃老之術的養生門道不是刷的,七老八十看起來也比廉頗老不了多少,比朝堂上比他年輕十歲甚至二十歲者還年輕。

而龐暖的黃老之術有多強?

此君在曆史上過個七八年合縱擊秦是八十多歲,然後再往後五六年依舊是趙國支柱人物之一,領軍伐燕,打破燕國三座城池,身體之好,精力之旺盛,不知讓多少人汗顏。

大堂中諸臣陸續進入,接著王離與廉頗、龐暖也各自到來,這時人終於齊了。

“拜見大王。”群臣齊起,今日臨時朝會也開始了。

“諸卿平身請坐。”趙王微微抬手,待到堂上諸人各自落座,稍稍注目,堂下歸於寂靜時微微正色。

“各位愛卿,今日寡人如此急召卿等起來,實是有一件要事。”趙王說著,又看了下方眾臣一眼,隨即接口道。

“諸位愛卿,前兩日諸位也隨寡人去聽了王司禮的一番講學,不知對王司禮的才識有何評價?龐相?”

龐暖起身拱手:“大王,王司禮之學識可比天高海深,實為我朝呂尚,甚至呂尚都有不如,龐暖自愧弗如。”

“龐相請坐,廉頗將軍。”趙王隨即又指了指廉頗,廉頗當即起身。

“大王,廉頗一生真正佩服過兩個人,一人是昔日栽培廉頗,親手教授廉頗軍略的馬服君,另外一人便是王司禮,司禮才德兼備,諸般學識無一不通,而為我大趙所謀,也堪為臣等楷模。”

“廉頗也與龐相一般,司禮之才,呂尚都不可比,昔日大王欲拜司禮為相,群臣反對,若是今日再提此議,廉頗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諸卿呢?”問完龐暖與廉頗,滿朝一文一武的首席,趙王將目光放往堂下。

“龐相與廉頗將軍所言極是。”群臣齊聲躬行一禮與趙王答,趙王滿意點頭。

“好,王司禮的才識滿朝皆知,其才猶若天高海深,可比上古大賢,昔日文王之呂尚都不可比,此等才能,足可堪為一國之師。所以寡人思及兩日,願尊王司禮為國師。”

“國師?”趙王話畢,朝堂齊齊疑道。

龐暖站起身來,拱手與趙王道:“大王,我大趙有左師,為國君最高客卿,有直接問對國君勸諫建議之權,卻不知國師是何等職權?”

戰國時期,許多官職在各國名號皆有不同,趙國的相國在其他國家或為宰相、或為相邦,或者為當國,或為為政,或為司城,或為司徒、令尹等。

而左師這一名號在宋國為宰相,在趙國卻為君王上卿之上的核心客卿,通常是宰輔六卿才能卓著人士退官之後優容之位,至於國師,這個時代當真是前所未有。

王離聽著心中也是一呆,國師這名號素來是佛教高僧於朝堂的專有位,隻是不想如今他宗教還隻是個雛形,這趙王就與了他一個國師。

隻聽堂上趙王說道:“國師者為一國之師,其職權不涉具體軍政,前日王司禮於講學曾言,國家乃是秩序之化現,所以國師一職為此而設。”

“諸卿,一個國家的強盛與衰敗,其根源不在其他而在於秩序,今寡人尊司禮為國師,其目的乃是為我大趙完善國家法度,以適應如今我大趙越來越嚴峻的形勢。”

“臣有事啟奏。”正在趙王繼續說下去的時候,王離忽然站了起來,與趙王拱手道。

“王司禮?”見王離起身,趙王疑惑道。

王離環顧四方,心道趙王過於突發奇想了,竟是要拉著他出來變法,這可不是好事,趙國的法是要變,可是卻不是這個變法,他更不想讓自己站到這個變法的位置上。

這位置可不是什麼好位置,君不見曆史上變法不論成功,變法者都是沒有好下場,商鞅奠定秦國強大之基,最後被車裂。

雖說由此時的他來變法,諸般手段運用之下也可成功,而且未來絕不會如商鞅那樣,可是卻也要憑空生出無數事情和阻力,他才沒那閑功夫這般。

“啟奏大王,國家非是一人之國家,大趙的秩序非是一人可以完善,臣啟奏讓更多能夠代表整個趙國各個層麵的國家精英也參與完善。”

“應當製定出一套可由國家各層麵精英人士都能參與的改變和完善法度的好方法,遵照此方法行事,而非是臣一人,如此才最為穩妥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