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中國出兵
正文由此開始,之前都是過渡章節,也是頭痛,過渡章節又不好修改。
故事並沒有那麼簡單,如陸雲飛所想的那樣,隻要擊斃李登輝,兩岸自然就能統一。
正是由於陸雲飛改變的曆史,由於蝴蝶效應的作用,後來出現的一個日本鬼子給海峽兩岸帶來極大的災難。
#######
1950年9月15日,在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成功登陸仁川,從朝鮮軍隊後方突襲,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9月27日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水原附近會合,一日之後重奪漢城。
美國原先將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劃因戰事進展極其順利而有所改變。麥克阿S要求乘勢追擊,將共產主義逐出整個朝鮮半島。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M都同意了麥克阿S的建議,但是總統要求麥克阿S隻有在中國和蘇聯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攻擊朝鮮。次日美軍部隊就進逼三八線,10月1日南韓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朝鮮作戰。
戰火即將燒到了鴨綠江邊, 對於中國是否應該派遣軍隊進入朝鮮,國內高層意見不一。大多數人是反對派兵如朝鮮,因為中國剛剛經過百年的戰亂,卷入這場戰爭對中國極其不利。但是如果讓美國滅掉了朝鮮,中國將直接麵臨美國的威脅。驕橫的麥克阿S將把中國的軟弱當成可以欺負的對象,對中國將造成極大的威脅。美國空軍一旦進駐了整個朝鮮半島,中國的重工業基地東北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在這種形式下,主席決定,毅然派遣中國誌願軍於10月7日開始準備進入朝鮮。但是由於蘇聯方麵顧慮美蘇迎頭相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不願意提供空軍掩護,派兵計劃一直沒有執行。10月9日周恩L親自訪問莫斯科,與斯大L討論朝鮮問題。但是雙方還是無法就該問題達成協議,甚至一度在10月13日宣布放棄,準備讓金日C到東北組建流亡政府。不過經毛澤D與其他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高層討論決定最終還是出兵參戰,但要求蘇聯方麵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中國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斯大L最後也在17日同意了請求。
10月19日,中國誌願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25日,開始發動了突襲,那些不堪一擊的“南朝鮮偽軍”成了自願軍首當其衝捏掉的“軟柿子”。
李海蛟走在隊伍裏,他大聲對戰士們說:“哈哈,那些高麗人,比國民黨還軟弱,還不堪一擊!沒想到,第一戰,那麼快就結束了,殲滅了近四萬高麗棒子啊!”
這個時候,上級命令下來了,要乘勝追擊一支潰退的“南朝鮮偽軍”,務必保證全殲。王誌平站了出來:“同誌們,上級命令下來了,命令我們全殲這股敵人!敵人想要逃跑,得經過德川的大同江大橋!我們特種部隊的任務就是,炸毀大橋,切斷南朝鮮偽軍退路,配合主力部隊把他們一舉全殲!”
很快,這些精銳的50多名特種部隊官兵換上了“南朝鮮偽軍”的衣服,武器也全部使用美式的武器:士兵使用M3衝鋒槍,M1半自動,而王誌平和李海蛟則使用春田狙擊步槍,機槍手使用伯朗寧機槍。為了能蒙騙過敵人,還特意帶了一名朝鮮人民軍戰士。
特種部隊從介川開始往德川出發,一路上,非常順利,敵人根本沒有發現他們。
到達了德川大同江大橋後,王誌平帶領部隊上了橋附近的一個小山頭,作為製高點,王誌平掏出折疊式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下大橋的狀況:橋的兩頭,各一個崗哨,通往大橋的路麵上,有個沙袋工事,上麵有一挺M2重機槍,還有兩挺M1919重機槍,四挺伯朗寧輕機槍。橋麵上,還有6個流動崗。
“等天黑,就動手!”王誌平命令,“這些南朝鮮偽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