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床單的時候,林初意外在院子裡的樹樁下發現了一枚帶血的銅錢,銅錢一半深陷如樹樁裡,任她怎麼用力都□□。
林初突然就想到了昨天夜裡趙元準備過來時突然腿瘸了一下。
這個角度……的確有可能是從屋中扔出來的。
林初心中一陣發涼,還好她昨天沒有站錯隊……
今兒天氣不錯,林初想去集市上轉轉,買點鹽和其他東西回來。
之前她買了一桶豬下水,蘭芝為了炫耀又給她一塊肉,昨天趙元他們又送來兩塊肉……雖然是冬天,可是肉如果沒處理好,放久了還是會臭的。
用鹽把肉抹過,再用柏樹枝熏成臘肉,就可以存放很久。
要出門了,林初還是跟躺在床上的燕明戈招呼了一聲,指不定這陰晴不定的傢夥突然叫她呢。
“相公,我去集市上買點菜回來。”
對於她這樣分做法,燕明戈隻是挑了一下眉。
林初摸不準燕明戈這是準她出去還是不準她出去的意思,但是一想到煮飯的是自己,又不是這個傢夥,林初就拎著菜籃子出門了。
為了避免上一次出門那樣的尷尬,林初這次特地去了遠一些的集市。
原主雖然臭名昭著,但不一定這關外誰都認識她,大多都隻是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人罷了。
許是打了勝仗的緣故,林初發現集市上的人個個都喜氣洋洋的。
她轉了一圈,沒有找到哪裡可以買鹽,見集市上有賣大白蘿蔔的,想到這是冬天能長時間存放的蔬菜之一,林初就挑了兩顆大號的,付錢時竟然隻要兩文半!賣菜的阿婆找不出半文錢給林初,就給了她一大把蔥。
蘿蔔青蔥在古代這麼便宜的嗎?
林初抱著蘿蔔走出好遠還頻頻回頭去看那個阿婆,生怕是老人家算錯帳了。
不過顯然是林初多慮了。
走出一段路,她尋思著自己得再買幾顆雞蛋回去,恰好看見一個大娘擺攤在買雞蛋,林初走過去問了問價錢。
“兩文錢一個,小娘子若是買十個啊,隻收你十九文錢。”大娘說。
林初覺得這古代的商販也挺會做生意的。
不過她的目光卻被大娘旁邊的籠子裡的母雞和那一窩嘰嘰喳喳的小黃雞給吸引了,“大娘,您這母雞也賣嗎?”
這才開市就有人光顧自己的攤位,賣雞蛋的大娘聽開心的,熱情說,“噯,賣,不過得和這些小雞一起賣,姑娘你若是買的話,我給你算便宜點,隻要三十五文錢!”
林初一聽,眼都瞪圓了,這豈不是,十七八幾個雞蛋就可以換一隻母雞和一窩小雞?
這麼想著,她就問出來了 ,“大娘,您這麼賣不虧啊?”
旁邊一個賣菜的阿婆笑著接過話頭,“小娘子一看就不是鄉下人,這母雞啊,能下蛋的時候自是好的,可是剛孵出小雞的母雞,半年內是不會下蛋的,養在家裡啊,還得吃糧食,這孵出來的小雞一時半會兒也長不大,瞅著十幾隻呢,一起吃幾個月的糧食,那才是虧的很!”
聽這麼一解說,林初也明白為何這母雞和小雞都這麼便宜了,光是得吃糧食好幾月這一點就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了。而且這些小雞,也不一定都能養大,林初上大學的時候,選修過關於家禽類的課程,知道家禽孵化後長大的存活率極低。
賣雞蛋的大娘有些不滿的看向賣菜的阿婆,她怕林初聽了那些話不肯買,忙道,“小娘子,你若是買下啊,我教你養地龍的法子,這些雞仔吃地龍長大啊,比吃大米豆子還要長得好!”
林初納悶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