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中尉遞過前線指揮部傳來是否需要繼續進攻的詢問時,艾利克已經完全不在乎得與失了,他想起了9天前,希伯來將軍那突然蒼老的麵孔,當時自己就曾考慮過:自己會不會也有這麼一天。想不到,來得這麼快!
“罷了,讓空降營也穩步撤退吧。這一次圍剿,我們敗了!”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彭誌膠、上官浩、東方等羊台山的抵抗者,看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撤退的美國空降營,他們都意識到,說到底,美軍還是很強大的,想要像擊退印尼猴子一樣擊退美軍,可能需要花費上百甚至更多的傷亡作為代價,而這樣的代價,卻是彭誌膠再無法承受的。
羊台山支隊反圍剿的勝利,歸根結底,與聯軍的指揮、地形、運氣、意外的支援等息息相關。
一場戰鬥下來,羊台山支隊的510人,犧牲89人,負傷57人,特別是70多名來自周邊進入羊台山區的支援力量,幾乎損失殆盡。如果把外圍部隊的損失也算入,還需要增加犧牲戰士52人,負傷28人(以左建設的邊防支隊比例最大)。
但是,抵抗者的損失,卻讓聯軍付出了成倍的代價,美軍損失125人(空降A連就占87人),其中被俘6人,直升機損失7架,印尼軍損失211人,其中被俘15人,戰車兩輛,法軍最慘,竟然達到了267人,其中被俘的人數竟然高達176人,一個機械營,損失戰車高達34輛,被完全打殘,而且,其營區的彈藥被抵抗者盡數繳獲。
就連42軍也發來賀電:“聽聞大捷,甚慰,英雄的羊台山支隊!”而戰後中央軍委直接授予升格的彭誌膠支隊為“英雄特別營”,當然,這是後話。
實際上,羊台山支隊並沒有傷筋動骨,他們的犧牲人數並不多,論建製的損失,反而是支援東方的特別連一排最為嚴重,犧牲特種兵14人。而在深圳作戰處周必濤的命令下,左建設的邊防10中隊,正式加入羊台山支隊,成為彭誌膠的三連。因此,彭誌膠的力量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因人員的增加、繳獲的增加而實力大增。這一點,卻是彭誌膠始料未及的。
此戰後,藍剛與周必濤都越來越感覺到,敵後的戰鬥模式,必須要改變,這種僅以解放軍指戰員為主的抵抗,這種與民眾存在脫節的抵抗,必須要改變。之前,民眾的力量並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但是,現在損失大了,假設這樣的戰鬥再發生幾次,那麼,抵抗者的力量將不可避免的削弱。因此,他們需要重新重視前輩的人民戰爭的路線。
正如藍剛對各級軍事主官說的:
“我們的革命前輩,從來都是將人民戰爭做為依靠的重點,雖然現在我們軍隊的力量強大了,但是,人民戰爭的實際作用還是存在的,我們不但不能忽略,相反,我們要利用民眾的力量,將敵我的抵抗鬥爭發展壯大起來,我的建議是,全力發動人民的力量,在敵後建立各級抵抗組織,把侵略者拖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讓其不能自拔!”
而且,124師或者42集團軍並沒有給予藍剛其它的支援,因為,124師的楊師長給了藍剛發了一個信息:
“形勢有變,自力更生!”
當藍剛收到這個信息時,也是一驚,之前,124師對自己都是不遺餘力的進行支援,甚至,因為支援政工人員一事,與日美印尼聯軍在東莞黃象山還不大不小的打了一場。
現在,收到師部這樣的消息,他沉思了,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難道,師部遇到了難題?無法知悉。不過,以他敏銳的眼光,他明白,一定有原因,隻是現在還無法猜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