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明爭暗鬥》-第4章 羊台山反圍剿戰(8)(1 / 2)

卷四,《明爭暗鬥》-第4章 羊台山反圍剿戰(8)

第4章 羊台山反圍剿戰(8)

石超平在連續將法軍的兩支彈藥押送隊一網打盡後,終於引起了法軍的注意,法軍機械營希皮拉裏少校望著那塊霧氣騰騰的群山,一個小時前的熱情已隨著戰鬥的進行而漸漸消退:

“親愛的亞曆山大上尉,也許你說得對,中國人不是我所想像的那麼容易對付,這也難怪我們的美國盟友,在這中國珠三角地區,連續奮戰兩個多月、發動幾次重大攻勢都沒有取得具有戰略性意義優勢的原因吧。

剛剛接到戰場通報,就在離此地900米的龍眼山山腳,我們有兩支已出發的彈藥運輸兵,在那個區域失去了聯係,現在,我命令你從剩下的防衛人員中,抽調一個排,速去此地進行搜索,一定要找出線索來,不得以任何理由搪塞,否則,我將以你違抗軍令進行處理!”

亞曆山大聽到這個命令,有些頭大,在這之前,在他的百般推辭與“狡辯”下,他成功地以各種理由作為借口,征得希皮拉裏營長的同意,不用直接參加圍剿作戰,哪怕他的另外兩個排已經上了前線。

現在,希皮拉裏嚴令他必須帶人去進行搜索,這讓亞曆山大有些“一朝被蛇咬,十看怕草繩”的感覺,上一次,他也是搜索,結果,一個排丟了。這一次又是搜索,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後果?

亞曆山大注定是一個悲劇人物,一個悲劇的小人物,他對這場對華戰爭,已經早就厭煩了,甚至,隨著戰爭的時間拖得越長,他的信心也在一點一點的消失。一切,都與之前宣傳、計劃的大相徑庭,這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上尉就能幹涉到了的,他隻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幹等著戰爭結束的那一天到來。

然而,他沒有辦法置身事外,反而,隨著戰爭的拖延,法國人也不得不實際進入到血與火的戰鬥中來。

一個沒有裝甲車的機步排,在上尉的帶領下,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了他們的臨時營區,他們的目的地,就是運輸押送兵失蹤的那一片山區,那一個仿佛張開血盆大口等著這一行人自投虎口的山區。

石超平的7名偵察兵中,一名負了傷,他將這名士兵安排在他們從水庫中上岸的那個地點暫時休息,同時,也看守那些鬼子屍體及繳獲的部分裝備。

一個個臉上塗著迷彩的偵察兵,則依舊在這處山腳下搜索,灌木叢裏、溪流旁邊、樹根底下,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繼續捕捉自投羅網的法國佬。

亞曆山大的連隊好不容易得到補充並加強一個排,現在,他四個排中的兩個已參加圍剿,最後一個排需要對營區提供防衛--這點力量已經是最低限度了。因此,實際上他還能調動的,也頂多隻有一個排。不過,這位上尉在跨出臨時營區大門的一刻起,他的心裏便已經製訂了計劃,搜索是必須的,如果順利也就算了,無功無過;如果遇到的隻是輕微的抵抗,他也打算好好表現一番,但是,如果遇上比較激烈的抵抗,那麼,他就馬上撤退,大不了挨頓臭罵,至少命是可以保住的。

沒有路的山上,野草從生、崎嶇不平,亞曆山大警惕地觀察著四周,霧氣還沒有完全散去,這對於搜索者來說,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亞曆山大將一個班安排在前麵進行搜索,一個班進行後衛,中間是火力最強的支援班,而他本人,則在中間。

石超平通過高倍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從遠方左側麵出現的法軍排,他知道,自己的行動,已經讓對方有了警覺,這支出現的隊伍,看其警惕的動作,八成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對方的力量強大,石超平可以選擇離開,但他沒有,這是他們的任務:盡最大的可能拖滯敵人,在法軍營區到前線之間的空間裏插上一把尖刀,擾亂他們的後勤補給,讓這幫侵略者不得安寧。

中國偵察兵在每次伏擊後,都會盡量將一切證據抹去或銷毀,不過,還是有遺漏。法軍搜索班在運輸兵消失的地域反複搜索,終於在一堆樹葉中找到了可疑的證據,一名細心的士兵找到了一顆彈殼,這不是法軍步槍所用,而是5.8毫米子彈的彈殼。

亞曆山大右手仔細地端詳著這顆彈殼,他蹲著身子,往四周進行觀察:

“我有9分的把握,這就是中國人05式衝鋒槍的子彈的彈殼!這說明什麼,這裏,已經出現了中國人,而且,我必須告訴你們的一點,05式微衝是中國軍隊中偵察兵、特種兵的常用武器。”

亞曆山大將彈殼裝入上衣口袋,馬上向希皮拉裏進行非常詳細的搜索彙報,這個時候,他的第6感覺告訴他,自己的一切行動,都有可能已經向敵人暴露,而且,他甚至懷疑已經有敵人在不遠的地方盯著自己,亞曆山大迅速趴在地上,向有遮擋的地方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