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分鍾,彭排及上官浩、史文進的特別隊便消失在蒙蒙的雨中。。。
梁再興與上官浩在一個組,梁再興的射擊技術稍微差了一點,但是,這名上士領悟能力很強,特別是組織能力,很優秀。他已經是上官浩的左膀右臂了。梁再興看了看天氣,對上官浩說:
“浩哥,好像要下雨啊。你聽那邊的炮聲,越來越密,前線抵抗的戰友,壓力很大啊。”
“是啊,以我的推斷,麵前這一條龍大高速路,直接連通東莞的莞佛高速,鬼子們的各類戰車、或者各種增援補充的物資,極有可能直接通過這裏輸送到前線。
而且你看,高速咱夾在兩邊的山中間,我們的旁邊又是水庫,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的行動,對於襲擊方是有幫忙的,偵察排選擇這個地方是有道理。”
上官浩拿出一份軍用地圖,在上麵指指點點,梁再興看了看,也是認同的點著頭,上官浩接著說:
“雖然地形有利,但是你看,我們的位置在這裏,鵝頸水庫,夾在龍大高速及G94國道中間,如果鬼子調集大量兵力在尚龍大高速與G94國道進行圍堵,我們還是有一定可能被困在這裏,所以,我與史文進商量了一下,他們在龍大的對麵進行潛伏,可隨時提供火力支援,我想,以我們特別隊的實力,對付一個聯軍非機步排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梁再興是一名職業軍人,雖然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但他還是挺佩服這名已成為他上級的平民“軍官”,上官浩的槍法神是一點,他的分析能力、以及反應能力,都說明,他能勝任自己的“軍官”職務。
82空降師在戰爭開始之時,便已準備了大量彈藥,但隨著戰爭一進入白熱化,彈藥的消耗量便如一個無底洞一般,雖然已有了一定的準備,但是,還是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
而聯軍,對於運輸線,一向是不用太多擔心的,首先,其在控製區,無論高低空、還是陸地上,都有著絕對的優勢,之前進行運輸時,就算距離再近,押送物資也會出動連級裝甲車單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抵抗人員的襲擊。
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聯軍調動了幾乎80%以上的機動兵力參與到進攻中,以他們向來對運輸線路的安全信心,並沒有采取與之前特別不一樣的運輸方式 ,而且,隨著兵力的吃緊,有時,甚至排級單位也出動進行中小批物資的押送。
抵抗組織對鬼子的低空運輸是沒有多少辦法的,自己的防空武器相對缺乏,那些防空導彈都需要用在刀刃上。彭排雖然出動的兵力中,有兩組防空兵,那也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直升機而安排的,他們的重點,還是運輸車。
雨開始下得有些大了,上官浩看了看這久違的雨,思緒又有些飄零了,也許是訓練的原因吧,平時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準軍事人員,需要學習的軍事知識有太多太多,對心中伊人的思念,竟也排在後麵了。而現在,那種思念的感覺又回來了,她在家裏還好吧,這麼久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就讓這風,寄去思念吧。
深秋的雨,淋在身上,有些涼意,盡管特別隊的隊員都領到了為數不多的雨衣,但是,都留在益田的藏身處了,並沒有帶來,淋濕了的衣服貼在身上的感覺,很不舒服,他挪了挪身體,心裏想了想,也好,體表溫度的降低,也可以減少顯示在聯軍紅外成像儀中的機率吧。
四班在新任班長劉樹人開著這台89式步戰車,說實話,這種步戰車,比起中國的04式來,還差了一點距離,但是,這是偵察排甚至藍剛部隊目前最好的裝甲車了。
步戰車通過石龍大道,選擇了一個較為平緩的地形,壓過高速路欄杆,進入到龍大高速路上,四班需要這身皮做為掩護,車頭的膏藥旗,像極了半死不活的鬼子,沒一點活力。一個班的步兵,擠在不寬敞的戰車內部,低速行駛著,等待著鬼子運輸車輛自投羅網。
彭誌膠對這輛戰車當寶貝一樣藏著,這一次他毫不猶豫就決定將此戰車利用上,也說明了他對這次運輸戰的重視。
聯軍的陸上運輸主要靠菲律賓、印尼部隊,空中運輸則以美軍為主。彭誌膠排等了很久,都沒有一隊車從龍大路上經過,就連聯軍的直升機也沒有見到,不見直升機可以理解,大雨天嘛,那運輸車呢?彭誌膠有些納悶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鬼子們都已經不需要運輸物資來補充戰鬥的消耗了?或者說,他們已經在前線準備了充足的彈藥?
彭誌膠觀察了近一個小時,還是沒有發現聯軍蹤影,他看了看時間,快十點,這樣等下去不是個辦法。
他最後一次舉起紅外望遠鏡,往龍大高速的南方的看去,心中默默的念叨著:這該死的運輸車,到底來不來?突然,大概2公裏外的拐彎處,冒出了幾輛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