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長從戰車內出來,走到蔡明申的身邊,看著地上這個滿嘴流血的解放軍軍官,他有些遺憾。聯軍還沒有活抓到過解放軍的校級軍官,本來這是個機會,想不到被自己浪費掉了。
蔡明申殘存的意識中,感覺到有人來到身邊,他明白這是鬼子,渾身的力氣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他努力地狠狠瞪著這個端著一副憐憫眼神看著自己的鬼子,欲講些什麼,意識卻在快速離開。。。
車長奇怪地看著這名已死去的敵軍軍官,歎了一口氣,對方的眼神他看得出來,那是深入骨髓的仇視,還有帶著不甘、甚至努力抗爭的眼神。
車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緩慢地返回車內,剛才高漲的戰鬥熱情被代之以沉默寡言。其它鬼子看了看這名突然有些頹唐的車長,均覺得不可思議。
跑到地下停車場的解放軍參謀,找了一個隱藏場所,他將手雷的保險銷拔掉,然後迅速打開電台,聯上旅部,開始進行呼叫:
“旅長,第1機械化師,集中至少其三分之一的力量,對我混編營進行打擊,旅長,我們已頂不住了,火速支援我們。
請炮兵進行無差別轟炸!
請炮兵進行無差別轟炸!”參謀連呼兩遍之後,看到已出現在停車場的鬼子步戰車,他關了電台,居然還來得及臉帶微笑地對那些鬼子做了一個“V”形手勢,然後,又麵無表情地彈開手雷的保險杆,放在電台的旁邊。。。。。。
步戰車裏的聯軍目瞪口呆地盯著這名參謀所做著的一切,這真是讓人意外啊,剛才那名校級解放軍軍官的一幕還仿佛就在眼前,而這名尉級解放軍軍官的自殺,再一次震撼了這一車內的眾多聯軍。
西方人是無法完全理解中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的,在他們看來,生命高於一切。
戰後,幸存的車長寫下了轟動一時的自傳體小說《我與東亞戰爭》,對於西方人無法準確理解的中國軍人的戰鬥精神予以大量描述,這也讓很多西方人了解到,中國軍人的不同之處,他們的視死如歸、他們哪怕身處絕地也奮起反擊的頑強精神,他們不屈的戰鬥意誌,都令全世界的人無比敬佩。
42集團軍第11裝甲旅接到蔡明申營的電報後,將內容上傳至軍部進行請示,對於蔡營“無差別炮火支援”的請求,不光旅部,就連集團軍也是左右無奈。
他們需要保存實力,秦圖強的計劃,以少數兵力拖延美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的進攻步伐,消耗其兵力、資源,待自己的兵力調集後,對大紅一師圍三闕一,將其三麵包圍,隻留著通往中山的一路,一方麵給敵人留條後路(42集團軍也沒有將美軍第1機步師合圍殲滅的實力),防止敵軍狗急跳牆,減少己方傷亡;另一方麵,可以在圍殲之後進行追擊作戰,擴大戰果。
但是,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蔡明申混編營被聯軍吞沒,最後,還是那輛打擊過同安大橋的火箭車發射了兩組40發火箭彈。這次有點示威性的炮擊,對聯軍已開始在倫教三洪奇一帶集合的鬼子造成了一定的傷害,至少三輛戰車失去戰鬥力,近十輛需要維修,數十名步兵不同程度的受傷。
威廉已召喚過一次“戰斧”攻擊,就不在乎第二次召喚了。
10枚“戰斧”直撲兩次都造成聯軍損失的解放軍A100型300毫米多管火箭係統,將發射車及運彈車炸著正著,而這,卻是美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威廉支隊攻勢落幕的標誌。
蔡明申混編營的500來人,幾乎全部陣傷亡,僅剩包括陳正虎在內的17個人仍在倫教堅持抵抗,但這對聯軍的左路支隊來說,已經無關痛癢了。
雖然,蔡明申營沒有完成戰區要求阻擋聯軍4個小時的要求,但是,他們取得的戰果卻讓美軍第1機步師師長艾倫少將也是暗自感歎“中國人太狡猾、太頑強”。
威廉支隊,主要的損失包括坦克12輛、步戰車14輛,155榴彈炮3門,各類直升機居然達到32架(這已經占了第1師總數的四分之一),戰亡士兵284人,受傷156人,另外,需要維修的戰車、工程車達到36輛。
站在三洪奇大橋的一側,威廉看了看對岸近在咫尺的北滘鎮,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支隊的損失程度,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是,已經影響到他的下一步行動了。
而且,其武器彈藥的供應,有些後繼無力,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消耗驚人,第二點嘛,就是解放軍的騷擾部隊對其運輸線路的打擊,拖延了資源的補充。因此,威廉在得到艾倫少將的同意後,決定休整,視情況再出擊。
蔡明申如果知道這個結果,也可以無遺憾地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