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戰晉東北-第一節 七七事變(1 / 2)

第六章 血戰晉東北-第一節 七七事變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京宛平的盧溝橋向中國守軍開了第一槍,揭開了日本全麵侵華的序幕。

第二天,中國共產黨發表了“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的宣言。

在新加坡,胡文虎急急的打電話給陳嘉庚:“日本人開戰了,讓這個叫東方旭的人說著了。”

陳嘉庚說:“這是他在四月裏寫的,他還有一篇文章想在二十日發表。”

“發,發,這次我要在全部‘星’報的頭版上刊登他的文章。”胡文虎在電話裏叫道。

在上海,胡厥文已經不再猶豫了,他找到董建吾:“老董,我要把廠搬遷到重慶去。”

“好,我們公司在重慶有建工廠的土地,現在要趕快聯係火車預定車皮,貨到武漢再由我們公司的車隊朝重慶運,超過五噸的設備要聯係船運。”

“我立刻去聯係,唉,對蕭先生,我隻有佩服啊,我要向上海的同行業呼籲抓緊向內地搬遷。”

七月十日,胡厥文召集上海機器五金同業公會舉行執委會議,討論工廠內遷問題。大鑫鋼鐵廠餘名鈺、上海機器廠顏耀秋、新中工程公司支秉淵、中華鐵工廠王佐才等企業表明遷廠要求。他們從胡厥文那裏知道蕭誠三個月前就提出搬遷工廠之事,而現在“英傑”公司早就準備了運輸車隊,對此他們是又驚訝又驚喜,紛紛表示立刻行動。

上海機器五金同業的舉動影響了上海的其他企業,中國煉氣公司、大中華橡膠廠、康元罐頭廠、民營化學供應社等企業紛紛向政府提出內遷要求,上海工商界搬遷要求促使南京政府把企業內遷的工作提前進行。

工廠要搬遷,卡車和司機顯得十分短缺,好多工廠找“英傑”公司請求幫助,公司的運輸車隊忙得連軸轉,公司的員工人人都學會開車技術,現在顯示了作用,遇到駕駛員疲勞時,公司的趙靜、李媛媛還有另外二個女職員都上車當起了駕駛員,這樣的事真是太少見了。看到人們驚訝的眼神,公司員工對自己的老板蕭誠佩服得五體投地。先前辭職的那些人也都要求回公司繼續工作,董建吾不計前嫌接受了他們,使得這些人心懷感激,工作時更加盡心盡力。

七月二十日,南亞的“星”係各報頭版再次刊登了驚人文章,文章尖銳的指出南京政府還沒有認識到日本全麵侵華戰爭已經爆發,還指望日本能夠遵守《九國公約》、《巴黎公約》和《國際盟約》。指出七月內北平、天津必定淪陷。之後,日本將在八月進攻上海,並沿長江西進,戰略目標直指武漢。

文章這樣的結論太駭人聽聞了,這回日本人是啞口無言了,但國民黨在南亞的黨部卻找到了胡文虎,要求見見寫文章的作者。胡文虎為這事也向陳嘉庚問起過作者是誰,但陳嘉庚說自己答應要為作者保密的,因此,胡文虎對國民黨的要求也隻好說是作者把文章投遞到報社要求發表,本報社誰也沒見過作者。

七月二十一日,周恩來、博古、林伯渠到廬山與蔣介石商討紅軍改編問題,周恩來提出紅軍改編為三個軍七萬五千人。蔣介石不同意,要求紅軍改編為一個軍,各單位的正職幹部由南京方麵的人出任,而且毛澤東、朱德須外出留洋。蔣介石這樣的要求當然遭到周恩來的拒絕,談判中斷。

七月二十八日晨,日軍進攻北平南苑,南苑是二十九軍軍部,有守軍七千餘人,開戰五個小時,守軍傷亡達三千人,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在突圍途中遭到日軍伏擊,雙雙陣亡。

宋哲元感到大勢已去,恰在此時蔣介石來電要求他移師保定。七月二十八日晚,宋哲元、馮治安、秦德純出西直門經三家店至長辛店到保定,二十九日,北平陷落。同日,在天津的李文田三十八師開始向日軍進攻,激戰十五個小時,在日軍飛機狂轟濫炸下,傷亡慘重,終於在三十日放棄天津,撤退至馬廠。至此在七月裏,北平、天津都被日軍占領。

事實的發展應驗了那篇時事評論中的推斷,人們不禁在想,戰事還會像文章中所說的那樣繼續下去嗎。

八月九日,上海發生虹橋機場槍擊案,人們的心頓時緊張起來,難道真的要在上海開戰嗎。隨後二天的沉寂讓人們還以為事件平息了下去,但在十三日清晨,黃浦江上日軍軍艦向中國守軍開炮,曆史上的“八·一三事變”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