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這家畫廊,一行人又去周圍的幾家畫廊看了看,在寧雪的建議下,吳誌航又買了幾十幅歐美當代畫家的油畫作品。由於這些畫家在這個時空仍舊健在,他們的作品價格不是很高,升值潛力巨大。司徒平和艾琳娜對油畫並不感興趣,隻是陪著吳誌航二人在幾個畫廊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並沒有出手購買。
中午的時候,司徒平做東,在附近的一家豪華西餐廳,邀請吳誌航和寧雪吃了一頓地道的法國大餐。飯後,四人互留了聯係方式,約定以後常聯係,這才分別。
下午,吳誌航和寧雪去了一趟北極星公司北美分公司,和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認識了一番,又了解了一下美國分公司的運營情況。北極星北美分公司去年年初設立,最開始的時候,隻是一個負責跟幾大代理商聯絡溝通的辦事處。經曆一年半的發展,到如今,北美分公司已經發展成一個擁有一個總部,十一家直營店,上百家售後網點,員工人數超過千人的龐然大物。
北美分公司總部設立於紐約市中心一棟超過五十層的寫字樓內,包下了整個二十二層上千平的麵積,有二百多名員工在這裏工作,白人黑人,黃種人都有,其中尤以華裔最多,占了半數左右。
在歐美國家,華裔人口普遍受到過高等教育,擁有非常強的個人能力,在職場上,理應更容易加薪升值,成為公司高層。但是真實情況恰恰相反,受西方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影響,在歐美大企業當中,華裔員工很難成為管理層。反倒是印度裔員工,英語更熟練,西化的更徹底,且更擅長拉幫結派,更容易走上企業的管理崗位。像是二十一世紀時空的微軟,穀歌,IBM,推特等矽穀巨頭企業,先後迎來了印度裔CEO時代。相比之下,華裔精英大多從事技術崗位,成為工程師,努力多年,最多成為項目負責人,技術骨幹,再想往上升,就會撞上一層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難以寸進。
在這一方麵,北極星北美分公司就要好的多,總公司是香港企業,分公司高管也大都是華人,沒有任何的種族歧視。華裔員工在公司內工作,不存在任何的升職天花板,隻要你的工作能力足夠出色,給公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就能不斷的升職加薪。就算再北美分公司做到頂,升無可升,也可以調職來香港總公司,等將來吳誌航的電子帝國擴大版圖之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吳誌航和寧雪在北美區域總經理鄭俊民的帶領下大體參觀了一下整個總部,和這些素未謀麵的下屬混了個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