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長安城的青石板街上咿咿呀呀的響,趙海的神情有興奮也有忐忑。
“知序兄,殿下可好相處?”
王倫笑了笑:“殿下素來虛懷若穀,說話行事又令人如沐春風之感,甚好相處,且放寬心。”
趙海默默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據說,太子的車架,會在午時抵達通化門。
此時通化門前,已經聚了不少人,有學子,有百官。
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一眾官員略顯慌亂和倉促的按部就班。
烈日炎炎,各自身上的官服都已濕透,也隻敢拿出隨身的手帕擦擦臉和額頭。
太子趙曦的消息,京城中不少人在關注,並不隻是朝堂中人。還有一批……心懷僥幸的學子……趙海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不乏一些好事的百姓也站在不遠處瞧熱鬧,嘴上則聊著有關太子的一些趣聞軼事。
有關太子的消息,京城中百姓已經許久未曾聽聞了,於是各樣的消息都會傳出來。
大概就是太子並非皇後親生,太子心儀一個年方十二的男童,太子……棄了這大好河山攜美歸隱。
而他的歸來,頗具戲劇性。
從昨夜開始,便有驛卒騎馬飛奔入城,接著……
就是太子趙曦心懷萬民,身陷災區不願孤身離京的消息傳了開來。
正值國難之時,東邊扶風郡、河南郡、潁川郡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災,而殿下心懷萬民,忽視一己的安慰,身陷萬險之地,四處奔走,為災民呐喊。
指示各郡各縣的郡首縣令們,務必以百姓安危為要,匡扶天下。
但是有膽大妄為的賊子,居然敢挾持太子,用以謀求功勞,以求進身朝堂……
京城馬府尹,洞察先機,就太子與水火之中。
這類言語在長安城東門口,也隻是壓低了嗓音,並沒有消散下去。
不過待文武百官終於看見太子的車架後,正待起身相迎,卻發現車架並未減速停止,反而更加快的朝這裏衝了過來,大有沙場衝陣的架勢。
接著一個聲音就傳了過來。
“太子昏迷不醒,速傳太醫,速傳太醫!”
接著架著馬車,在慌亂躲避的人群中衝出,直往太極宮而去。
趙海頓時肩膀一垮,想要埋怨幾句“怎的如此時運不濟”,就看見了一旁眾人麵上的憂色,頓時收住了想要說出口的話。
可蘭希望有一個能有功名之人贖她出來,庇護與她,自己……就隻是差個功名而已。
太子的安危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比如趙禎,比如晉陽,比如李、蘇二相。
太醫戰戰兢兢的回答著趙禎的話,在醫德與性命之間,讓他們很難以取舍。
他們查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太子就是昏迷不醒……隻好含含混混的說自己無能,開了些簡單的調養方子。
所有人都離開了東宮寢殿,隻留著幾個宮女在一旁侍奉,突然間幾個宮女就軟倒下來,接著趙曦就睜開了眼睛。
立在眼前的,正是仇雨節。
“京城裏的情況,怎樣了?”
“回稟殿下,不容樂觀……”
趙曦咬了咬牙,默默的聽著仇雨節的陳述,眼中的凶光一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