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來臨(1)(2 / 2)

這一次的戰略調整之後,很快便有了效果,整個歐洲到處傳播著法國已經和明朝談好了合約的事情,與此同時各個挨炸的國家也是大吃一驚,結果在調查之下發現,法國真的沒有挨炸,結果整個歐洲炸了窩,不斷有國家的領導人來巴黎詢問此事,搞得法國人焦頭爛額,要說自己和大明朝簽訂了合約,那是絕對不行的,如果說沒有,那明朝人為什麼又不炸法國呢?法國朝野上下對大明朝的行為高聲唾罵,認為這又是一個明朝人的陰謀。就在整個歐洲風雨晃晃的時候,拿破侖並沒有表態,因為他也感到不對勁,隻不過他覺得到了這個份上似乎沒有必要在高這一套,因為歐洲現在是一個整體,自己也絕不可能背棄歐洲,可是明朝人這麼幹又是為什麼呢?按理說法國是整個歐洲的戰略後方,不管什麼物資都是從法國調運的,明軍不來轟炸法國反過來轟炸那些無關緊要的小國家,到底是什麼意思?幾番考慮之下,拿破侖似乎漸漸的發現明軍這一舉動是一個示好的表現呢:既不轟炸法國,又到處傳播謠言說法國和大明朝簽訂了合約,這就說明明朝人是在用假話說實話,再者明軍這個時候也不需要搞這些東東的,隻要從西班牙直接進攻法國就行了,也就是說明朝說不定真的是在打算和談!

拿破侖經過一番考慮,越老率越覺得自己是對的,可是為了保險起見,拿破侖想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讓一個人假意向明軍投降,為了能夠引起明軍的注意,這個人還必須是個官員,級別不能太低,投降的理由就是自己願意和明軍談判而被貶低,所以前來投降,這樣的借口非常合適探查明軍的意圖。因為明軍如果願意和談的話,那麼這個人肯定會被派向一定的用場,如果明軍根本不願意和談的話,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會被殺死或者還給法國,拿破侖就這樣派了外交大臣前去投降。這個大臣到了明軍陣營之後,按照拿破侖的意思照實說了,洪承疇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向北京發電報請求指示,我看了電報之後,仔細想了想,決定把這個人留起來,不過要審一下,看看法國境內有多少人願意和談或者說是拿破侖自己是什麼意思。洪承疇按照我說的話將這個前來投降的官員一頓盤問之後,這名官員說了實話,意思就是說拿破侖有和談的意思,不光是拿破侖,很多法國民眾也願意和談以便盡快結束戰爭,隻不過現在兩國打成這個樣子實在是沒有辦法說出來,當然隻是他來以前拿破侖交代的。

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拿破侖和我想到的一樣,對於我來說,大明朝已經成功的攻占了大半個地球,戰略空間之廣闊,黃金白銀之富足,軍隊規模質量之強大,可是說是前無古人啊,最重要的明軍的威名已經散播到了全世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科技傳播到全世界,按著明朝的龐大人數,這些被占領的地方的人遲早要被同化了。對於法國的拿破侖所言,他雖然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但是現在如果停止戰爭,至少可以保住法國的領土完整,要是再打下去,怕是就不那麼樂觀了,對於這一點拿破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這個所謂的外交大臣來投降,說明了雙方都有停戰的意思,可是怎麼才能體麵的坐到談判桌前,也是一個問題,總不能打得死去活來的說和談一下子就開始和談吧!

思來想去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第三個國家站出來說話,讓他以代表民眾的意願來結束戰爭,向法國的皇帝拿破侖請願,拿破侖裝作不忍再讓民眾承擔戰爭的痛苦而決定停戰,可是這個辦法拿破侖能不能想到呢,怎麼才能在這一個問題上和他進行交流和達成默契呢?最後還是由錦衣衛想出來一個辦法:啟動隱藏在盧浮宮內的一個明軍錦衣衛人員來講這個辦法和大明朝願意和談的消息傳給拿破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