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突擊(3)
明軍北路的突擊雖然驚險,可是還算成功,但是從南門發起進攻的明軍突擊隊就不那麼順利了。南門的防禦在飛艇的支持之下,沒有費多大勁就衝進了南門,可是剛衝擊去的時候,就遇到了密集的火力射擊,因為在南門有一個成建製的奧匈帝國軍隊的一個團在駐紮,這個戰鬥團是唯一一個駐守在城內的戰鬥團,本來這個團隻是一個空架子,可是因為大批的維也納周邊部隊被征調,奧匈帝國將這個團的建製編滿員了。對於這個情報,錦衣衛並不知道,所以也沒有被收錄到這次行動的目標之內,所以南門的明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剛剛遭到射擊之後,明軍暫時的慌亂了一下,可是久經戰陣的突擊隊員們很快相互配合起來,對對方的火力進行壓製,其中的一些老兵以自己突出的槍法,對奧匈帝國的神火器射手進行點名。所幸這個團隊是剛組建不久的部隊,戰鬥精神沒有老兵的頑強,在打死十幾個射手之後,一些士兵開始害怕後撤,給了明軍機會,明軍在正麵火力吸引和側翼的火力空隙之間,發起了衝擊,衝進了對方的陣營。在短兵相接的戰鬥中,這些新兵蛋子根本不是明軍老兵的對手,很快被殺的四散潰逃。
明軍在擊潰對方的阻截之後,稍微收攏了一下部隊便開始繼續進攻。南門的部隊任務是攻取奧匈帝國在維也納的金庫,隻要把這個金庫給搬空了,那奧匈帝國就得退出戰爭,要麼就得投降。明軍的突擊隊在攻擊的過程中,不斷的遭到阻擊,由於地形不熟,僅靠一張錦衣衛的地圖指引,以至於被奧匈帝國的部隊屢屢算計,可是明軍依靠自身的強大火力和素質突破了層層的阻擊,到達了地圖中所標示的金庫的位置。此時北路的突擊隊已經開始撤退了,奧匈帝國的部隊得以從北麵抽調兵力增援南部,更為不幸的是奧匈帝國在金庫的外圍房屋之中,秘密安置了五輛坦克,這是明軍突擊隊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結果是當明軍的突擊隊靠近的時候,這五輛坦克出動了,用起強大的火力向明軍撲了過去。明軍的突擊隊並沒有反坦克武器,雖然明軍的部隊裝備了反坦克武器,但是還沒有裝備這支突擊隊,在策劃襲擊的時候,錦衣衛也沒有對方坦克在城裏的消息,所以並沒有向著這方麵考慮,以至於這個突發情況之後,明軍頓時束手無策。正在前鋒被殺的狼狽不堪的時候,明軍的後續趕來,可是後續也沒有反坦克的武器,最後明軍實在沒有辦法了,嚐試著用單兵噴火器去攻擊奧匈人的坦克,沒有想到的是,效果居然還不錯,四五個噴火兵一擁而上,幾股火龍噴出,很快奧匈帝國的坦克被點燃了,不一會兒就在一聲暴響之中炸為一堆廢鐵。
明軍指揮官見到效果不錯,馬上用噴火兵去對付奧匈帝國的坦克,在一股股火龍的攻擊之下,又一輛坦克被點著了,沒有多一會兒就化成了一堆鐵。敵方見到明軍的武器這麼犀利,連忙派出士兵帶上神火器散布在坦克周圍保護坦克。明軍見到對方動作,急忙改變戰術,命令十個人帶一個噴火兵為一組,從各個方向向坦克突擊,先有步兵掃清坦克外圍,再有噴火兵進行攻擊。這一招很管用,明軍本來就武器精良,再加上幾十個攻擊十幾個,穩贏不輸,成功的將坦克了周圍的奧匈帝國步兵消滅掉了,後麵的噴火兵在進行攻擊,結果沒有一會兒,兩輛坦克又被擊毀,代價是二十五名明軍士兵陣亡。奧匈帝國隻剩下了最後一輛坦克,奧匈帝國指揮官決定不再被動防禦,選擇了主動出擊,在最後一輛坦克的導引之下,向明軍衝了過來。奧匈坦克上的火炮機槍像潑水一樣灑向明軍,兩邊的奧匈帝國士兵也跟著坦克,衝到了明軍麵前。要是奧匈帝國的軍隊在坦克掩護之下用排槍穩紮穩打的話,明軍隻有不斷地後撤,可是激動的奧匈帝國士兵卻沒有等到明軍反擊的時候,就衝了上去。在明軍麵前,奧匈帝國士兵根本不是明軍突擊隊的對手,最重要的是奧匈帝國的坦克,因為雙方已經混在一起,無法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以至於明軍的幾個噴火兵在明軍士兵的混戰的時候,悄悄的靠近了坦克。“呼!”一把把的火焰將奧匈帝國的坦克燒成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