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變化金龍,自是可大可小。
在朱樉的吩咐下,金龍變為三尺長左右盤踞在禪房中的案桌上。
這時候,朱樉示意慧明等人可以上前,便伸手指著金龍說道:“國師,諸位大師,請。”
“阿彌陀佛,多謝皇帝。”
五位禪師在這一刻,對朱樉齊齊彎腰行了一禮。
朱樉笑著點頭應答,說道:“朕就不打擾諸大師位參悟氣運,朕在青龍寺隨便走走。”
“阿彌陀佛,皇帝請自便。”
慧明等人自然不會拒絕朱樉的好意。
他們雖然沒有參悟過氣運,可他們猜測,凡是涉及到了修行一事,就會如同感悟人生百態一樣。
其中,個人能體會多少,還是需要一個相對的環境。
自然,慧明等人均會一同參悟,彼此不會影響。
而朱樉在這裏,肯定會造成諸多不便。至少,慧明等人無法全心全意去感悟。
走出禪房,朱樉沿著青石鋪成的路麵隨意走著。
當朱樉來到青龍寺的碑文石之前後,便停下了腳步。
“這是……曆史?”
“青龍寺的曆史?”
晃了一眼卑文上的文字,朱樉朝跟著他的一個和尚問道。
“回皇帝的話,正是。”和尚點頭應答朱樉。
青龍寺
建於隋文帝時期,開皇二年。
佛教密宗祖庭。
佛教密宗起源於天竺,在八百年前由善無畏阿闍梨,金剛智阿闍梨,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神州,並傳僧一行。
“八百年前?”
“這時間不對吧!”
看到這裏,朱樉滿腦子疑惑。
隨即看向一旁的和尚,詢問其結果。
到底是他無知,還是佛門故意為之。
難道是因為當年佛祖雲!
對於佛祖的名言,朱樉還是知道的。
畢竟後世風靡一時。
“佛曰,八百年的回眸,隻為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與朱樉想的一樣,和尚給朱樉的解釋,印證了佛之語。
“原來如此!”
朱樉點著頭接著看碑文。
僧一行,俗名張遂,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唐代僧人。
世人稱其為唐僧!
同時也稱為沙門一行,一行阿闍梨,唐人還呼為“一公”。
他是唐時有名天文學家,風水學家,真言宗將其列為傳持八祖之一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領袖,並著有《大日經疏》。
“大日如來,掌中佛國等神通,便是由大日經疏而來?”
看了唐僧的個人履曆,朱樉又朝和尚問道。
和尚道:“回皇帝的話,流傳下來的文字倒是這樣記錄。”
這話,讓朱樉搖頭。
和尚的意思很明顯,佛門之人無法擁有這樣的神通,其神通隻存在於書籍上。
在朱樉看來,佛門神通肯定是存在的。
因為神仙不是傳說!
而他便是仙。
走了兩步,朱樉把目光投向另外一塊卑文。
密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無上本尊秘法。
“這是?”
“回皇帝的話,此乃我佛宗旨。”
“何意?”
“佛門不是講普渡眾生嗎?”
朱樉有點疑惑了。
聽和尚的話,似乎,佛門隻修自己的佛?
好奇怪!
“解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