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元化經營(1 / 2)

鍾狄離開村子,不急不慢的朝著棗園而去,電動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這足以體現出它已經很老了這件事實。

一路上零零散散遇到些人,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鍾狄沒有一一打招呼,而是徑直的朝著棗園而去,他現在心情有些激動,想要快點去看看。

鍾狄一邊開小電驢,一邊觀察這裏的變化,跟上一次來,差距不大,還是那種老樣子。

防風林帶是標準的楊樹加沙棗樹,中間種著果樹,每一個區之間還修著柏油路,出行倒是挺方便的,不然這裏生產的果品想要運到外麵,那難度可不小。

果園種植品種繁雜,大西北的各類果樹基本都有,被沙車縣稱之為百果園,瓜果飄香,百果有沒有鍾狄不清楚,全是果園這點沒毛病。

從村裏到他們家的棗園,有六七公裏路,不算近,當然也不算遠,騎著小電驢十幾分鍾就到了。

一到棗園,就能看見一個用鐵網製作的大門,鐵網上密布著棕紅色的鐵鏽,上麵還落著很多灰塵,顯然是很久都沒人來過了。

透過鐵網能看到果園的整體狀態,整個棗園一眼就能看出來什麼情況。

雜草叢生,枯枝密布,完全是荒著的狀態。

棗樹的葉片是那種不健康的黃,樹本身也不茂盛,由於長時間沒有修剪,都是徒長的狀態,整片果園看不到一塊像樣的地方。

前些年灰棗價格一路高漲,這裏開發出來就有人牽頭種了灰棗,本想開開心心的賺點錢。

誰成想,等到灰棗大量下來的時候,連年跌破底價,最低的時候達到了三塊多一公斤,這也是導致大量棗園荒著的主要原因。

自己家把前些年攢的一些錢全砸進去了,連年虧錢賠人工,地給別人白種都沒人願意,無奈之下,隻能廢棄了這棗園。

鍾狄取出手機,對著鐵門朝著裏麵拍了一張照片,打開小信,發了個圈,在上麵打著:新的開始,四個字,發完之後就收起了手機。

打開鐵門,鍾狄沒有立刻著手去幹,而是把整個棗園巡視了一圈。

棗園一共六十畝,那種標準的六百六十七平米大小一畝,去掉林帶,中間的一條土路還有前麵的宅基地之外,大概有四十三畝的淨種植麵積,都是棗樹。

棗樹整體狀態很差,缺棵很嚴重,樹齡大小懸殊也很大,品種上基本都是灰棗,這玩意在幾年前那可是香餑餑,也就這些年,逐漸不行了。

對於整塊棗園的規劃,鍾狄心中早都有了答案,就算自己想要過著溫馨的生活,最起碼也要保障基本的生活。

他的想法沒那麼複雜,想著做一個類似於采摘園一樣的小農莊,果蔬結合,種養結合,多元化經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整塊地分為兩條,每一條分為四小塊,這麼劃分,主要是因為地勢原因。

棗園地勢不一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春水、冬水各地塊要分開灌溉,不然就會出現澆水不均勻的情況。

這裏跟南方不一樣,大西北的地,不是靠天,而是靠地下水,用抽水泵將地底的水抽上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