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九十四章 朝鮮危機(1 / 3)

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九十四章  朝鮮危機

第九十四章  朝鮮危機

2006年3月,朝核六方會談(中美俄朝韓日)陷入僵局。起因是,美國曾答應,幫助朝鮮建的核電站,以換取朝鮮不發展核武器,美方以經濟危機為由,拒絕兌現後期工程,至使朝鮮的核電站工程成為一項空耗國家財富的爛尾工程。在六方會談上,美方想叫中國接過對朝的援助任務,被中國拒決。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發展核武器,以保障朝鮮的安全。

2006年5月4日,國際青年節。

東朝鮮灣以東125海裏處,這裏是在世界地圖上找不到的一個小島。

小島麵積九平方公裏,沒有常住人口,自然生態都顯得很原始。5月這裏還很冷,貝殼將自己埋在沙灘中不敢出來,螃蟹舉著大螯,耀武揚威的橫過,冷冷的天氣,讓它不斷的吐著泡泡,海鷗低低飛掠,期待著能夠捕到小魚。忽然一道白光閃過,像是照像機的閃光,海鷗頓時被致盲了,撲愣著翅膀,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飛。螃蟹感覺到了危險,加快了橫行的步伐,朝著石頭的孔隙中跑去。接著地麵傳來震動,像是地震了,埋在沙灘中的貝殼驚恐的躍了出來……整個小島,像是樹林被獵人放了一槍之後,驚懼了。

島的中央升騰起一道二三十米高的煙柱,煙柱翻騰向上,向四周擴散,形成一朵蘑菇雲。

與此同時,一顆“流星”從朝鮮蓋馬高原升起,向東方飛行八百公裏後,落在日本海。

9點整,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向世界宣布,朝鮮成功的試爆了一枚當量為5000噸的原子彈。同時成功的試射了一枚大蒲洞彈道導彈,落點與目標相差僅三百米。

朝鮮的核爆,將美國總統切尼從椅了上震了起來,正在喝咖啡的他,咖啡全撒了出去,搞辦公桌上一片狼藉。

“朝鮮有核彈了?”

切尼覺得美國十幾年來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美國這三年,過得還算平靜,在中國巨量的經濟援助下,經濟危機已經過去,民眾對政府慢慢的恢複了信心,美元的外彙排價已經由2003年八美元對一歐元,變成現在的三美元兌一歐元。在這種背景下,切尼的總統當得穩如泰山,民眾對他寄予了厚望,相信聯任並不困難。可是,在這和平的日子裏,為什麼朝鮮不願共享太平,非要給世界一個驚喜呢?

“總統先生,”中情局長高斯滿麵春風,“您不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嗎?”

以切尼的聰明,也猜不出高斯為什麼要這樣說,唯有期待他繼續說下去。

高斯解釋道,跟據美國地震局的測定,和衛星雲圖的分析,此次朝鮮試爆的核彈,僅相當於4000噸TNT,而核彈的最低當量也應該是5000噸。這說明,朝鮮的這枚核彈技術並不完善,致使有一部份能量沒有試放出來。朝鮮的核爆給世界和平帶來危險,讓全世界都恐慌,正好趁此機會解決掉這個流氓國家。如果成功,這將是繼巴基斯坦之後,又斷了中國一臂。這為龍咒計劃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上帝,”切尼瞪著眼道:“不要再提龍咒計劃了,我們已經沒有實力,將龍咒計劃進行下去!”

美國這三年發展不錯,但還沒有恢複到經濟危機前的水平,而中國這幾年,雖有雲南的損失,但經濟仍在增長,GDP已經達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二。現在的世界第一大國是日本,它的GDP高出美國百分之二。從前是日本看美國的眼色,現在美國將不得不把日本看作一個重要的竟爭對手,至少是一個可以平起平坐的竟爭對手。

在軍事方麵,美國由於經費不足,軍隊壓縮了再壓縮,海軍空軍缺乏維修經費,二萬多件核武器的保養又是一點都馬虎不得的事。所以維數不多的經費,又被核武庫占去了多數。這加深了常規軍隊的經費困難。為了解決經費問題,美國將即將退役的小鷹號航空母艦,連同一批退役艦,不顧可能帶來的危險,賣給了日本。

如果拋去核力量不論,美軍的戰鬥力大幅度下降。美國有40多萬陸軍,其中有三十萬和太平洋艦隊都駐紮在日本,為什麼會這樣?美國除了要威脅中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日本幫著美國養著這些部隊。(注:美軍的駐日經費一向都是日本出的,且不論美軍在日本有多少軍隊,日本都得出足額的軍費。日本在這方麵算是當了冤大頭,但它是戰敗國,不得不接受。)

“總統先生,解決朝鮮問題,還用得著我們動手嗎?”高斯陰險的一笑,“日本這三年的經濟發展全靠軍工的支持,日本現在擁有三百萬軍正規軍,一千五萬預備隊,三萬輛坦克,五萬輛裝甲車,一萬八千架各類軍用飛機,九支十十艦隊,一支航母艦隊。日本的常規力量已經超過了我國。這麼多的軍隊,打一場世界大戰都夠了,難道僅是用來防禦朝鮮的嗎?日本顯然又在作‘田中’的美夢。這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已經無法牽製了,不如遂了他們的心願,讓日軍占領朝鮮,並以為跳板進入中國……我們隔海觀虎鬥,這樣我們的兩個竟爭對手,都將被削弱。”

“上帝!”切尼驚叫著:“日本已經有這麼強的軍隊了?我們駐紮在日本的軍隊豈不危險?”

切尼並不懂軍事,他平常在軍事方麵都是聽從智囊團意見,如果不是麵臨著問題,切尼絕不會有閑暇的時間去過問軍情方麵的東西。所以,他對日本有這麼強的軍隊,感到很驚訝。

高斯道:“日本有全球最強的軍工能力,和平時期,民用工廠暗藏著軍工生產線,隨時都可轉入軍工生產。自從三年前,日本借朝鮮危機,以及中國威脅論,將所有的軍工生產線都啟用。可年產坦克一萬輛,裝甲車二萬輛。如果不是因為這幾年礦石和鋼鐵價格暴漲,以及原油缺乏,日本的武器將會比現在多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