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八十六章 咆哮的巨龍(1 / 3)

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八十六章  咆哮的巨龍

第八十六章  咆哮的巨龍

老山,海拔1422米,是中國與越南邊界線上一個普通的騎線點。在它的附近是法卡山、扣林山、者陰山。這些地名,相信參加過越戰,或者在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國人會記得,終生難忘。

這些地名,對於越戰老兵,帶著光榮與自豪,還有對犧牲了的戰友無限的懷念。對於八零以後出生的人來說,老山這個名詞就是偶爾出現在紀實文學當中的普普通通的的二個字,過眼即忘。對於九零以後出生的人來說,老山聽都沒聽說過。

今天,無論是哪個年代出生的中國人,都牢牢記住這個名詞。在鐵與血中與新兵一起感受現代戰爭的血腥與殘酷。

當老山再度變成戰場時,這個詞,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代替——地獄。

鐵絲網比蜘蛛網還密,被炸斷一次,又補上一次,一個星期過去,也不知反反複複多少次了。一節節像蚯蚓一樣的鐵絲,和彈片一起,給老山披上了一層金屬外衣。

地雷比石頭還多。有中國埋的,有越南埋的,有中式的、俄式的、越式的、美式的、日式的,跳雷、反步兵、反坦克,各種各樣,五花八門,雜在一起。既便是最優秀的工兵,也不敢在這裏一試。

貓耳洞是一種人工挖掘的簡易小山洞。往往出現在火線最前沿,形狀像貓耳故得名。中越雙方拚命的挖掘,往往一座小山頭,就有一百多個洞,密的就像馬蜂窩。戰鬥也就成為馬蜂窩爭奪戰,今天你摸我幾個洞,明天我摸你幾個洞。每得到一個洞,意味著保住了一寸領土,每失去一個洞,就意味著失去一寸領土。中國軍人將領土看得比生命還重,每一寸都用生命去捍衛。越南也不示弱,敢死隊、特工一波波的往前衝,哪怕用血灌洞也要灌死幾個。

老山除了鐵絲、彈片、地雷、貓耳洞,剩下的就是人身上的零件與褐色的泥土。隨便抓起一把泥土,你就可以從中揀出數十片骨頭殘渣,隨便找一塊地方挖下去,不超過三米,你絕對看不到泥土的本色。

泥土是褐色的。

這是——

血染的。

以老山為支點的國界線,一邊是中國五十萬陸軍,另一邊是越南五十萬陸軍。雙方勢均力敵,誰也難進一步。

夜幕中……

剛剛沉寂下來的大地再次激烈的顫抖,如同打擺子的病人。中方隱蔽駐紮在猛峒、交趾、磨刀石、三轉彎、芭蕉坪的三百門加農炮、四百門榴彈炮、一百輛四十管火箭炮、六百門牽引重型迫擊炮,齊聲怒吼。炮彈帶著桔黃色的曳光劃過夜空,交織著各種弧度,向著老山越軍陣地,劈頭蓋臉的覆蓋了過去,將一切都吞沒了。爆炸的火光印紅了半個天空,濃烈的硝煙,將天都遮住了,星星月亮全不見蹤影。

大地在戰爭之神的淫威下,顫抖著、呻吟著、用於加固洞頂的支架,吱吱呀呀的晃動著,泥塊碎石下雨似的掉,洞底很快就積了一層半米多厚的浮土。

戰士小山東是一位身高1米79的魁梧新兵,剛滿二十歲,強化訓練後,就被匆匆忙忙的拉到前線。出發時,團首長說是將隊伍拉出去演習,沒想到竟是實戰“演習”。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一落地就踏到了南疆。

昨天在“兵城”(城裏的士兵比當地人還多,所以稱之為兵城)開了一個動員大會,然被百姓載歌載舞,舉著標語,呼著口號送出了城。小山東所在的連,第一次衝鋒就死了三十人,傷了五十個,當退下來時,發現嚇尿了褲子。他沒覺得羞愧,隻是感到了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後來他才知道,全連大多數人都尿褲子了,包括班長在內。沒有人笑話,挖苦,反而因為尿了褲子,戰士們結成了生死之交。

今晚這炮聲和昨天的多麼的相似啊,先是火力履蓋,然後是定點清除,最後是掃除雷場,為衝鋒清出一條通道。

“班長,我們又要衝鋒了嗎?”隆隆的炮聲中,隻有用吼才能讓班長聽到。

班長是個湖南人,早在清朝就有一種說法,無湘不成軍。說的就是湖南兵特別的勇敢。班長和小山東其實同齡,也是同時參軍。他因為在軍訓中,成績較好,當了班長。與勇不勇敢沒有關係。

就戰爭經驗,軍事常識,班長與小山東是一樣的,他也不知道。現在被人問到,班長隻得拿出班長的架勢,回吼道:“聽上級命令!”

這一嗓子吼完,班長感覺好多了,害怕的情緒像潮水般的退去,人總是要死的,與其默默無聞的死去,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死在戰場上,就是為國盡忠,祖國和人民會記住自己的,有價值,死得重於泰山。

洞裏深處,戰士王繪華渾身冒著冷汗,身體篩糠似的抖,一言不發的擦著槍,手指哆哆嗦嗦,聽了班長與小山東的對吼之後,他將槍口掉轉,吞入口中,手指在板機上試了試。

噠噠噠。

急促的短點射。

“有情況!”班長聽到槍聲還以為是越南鬼子又來摸洞了,急著爬下,緊握著槍,循聲望去,戰士王華已倒在血泊中,白色的腦漿都流出來了。

陰暗的角落中,另一位戰士,小四川抽抽答答的哭訴,“班長,王繪華自殺了。”

啊——

班長赤紅著眼,跳了起來,單手擎著95,向著洞外打空了一個彈匣,借此來發泄。

這是一個加強班,剛開赴到這裏的時候,有十八個人,衝了一次鋒,就隻剩四個了。昨天衝鋒由於是這個班打頭,死傷最重,死了十個,重傷四個。而這僅剩的四個人當中,又有一個受不住戰爭的恐懼自殺了。一個加強班僅剩三個人,還能打仗嗎?

貓耳洞中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味道。

槍管摸著發燙,班長也是渾然不足。

外麵的炮聲不知什麼時候停了。

伴隨著滋滋的電磁聲,班長身上的通話裝置,傳來團首長的命令,“全團衝鋒。”

“團長,我們第一班隻剩三個人了。”班長的彙報麻木中帶著哭聲。

“一個人也要衝鋒!今天必須拿下老山,打過諒山,突破越軍縱深防線。同誌們,你們不是孤軍作戰,這一次衝鋒是軍團級的,全線衝擊,有三萬多人。傳我的口號,有我無敵,有敵無我!”

班長擦了把淚,大吼一聲,衝啊!第一個衝出了貓耳洞。小山東,小四川緊緊的跟在後麵。兩人一左一右,貓著腰,護衛著班長。班長好像狂化了,他不停的喊,衝啊,衝啊。腰是直的,也不躲閃子彈,順著昨天衝鋒的路線,筆直的衝向老山主峰。

這個時候,從無數的貓耳洞中,奇跡般的跳出了無數的戰士。呐喊著衝鋒,在光禿禿的褐黑色土地上,像是一個個黑色的幽靈。隻有當照明彈升起,才會發現,戰士們穿著的是藍綠相間的叢林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