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私企收購國營,都是在破產之後進行。因為破產了,債務將一筆勾銷,而那些債務全都由國家承擔。這就造成了國有銀行高達百分之二十五的死賬爛賬。要知道,這麼高的爛賬比,如果放到國外,無論哪家銀行都得倒閉。
國外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看到了這巨額的爛賬,以為有機可趁,便發動了金融戰,要不是政府小心應戰,再加上中國彙市沒有全麵放開,國家可以用行政命令強行規定彙率,說不定就和東南亞的那些國家一樣,陷入到了金融危機當中去了。
這次金融風暴能夠避免,但並不意味著,下次也能避免,巨額的爛賬就是高懸在共和國頭頂上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劈下來,置人於死地。總理為此常常寢食難安。
龍居士答應將債務也一起收購,這就意味著這四個廠,本該屬於國家的債務,轉到了龍居士的身上。五十億,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筆大數字啊。丟掉了這個巨大的包袱,共和國就能輕鬆很多。如果國家能多有幾個像龍居士這樣為國分憂的商人,何愁國家不強?
“龍先生,你需要什麼優惠政策嗎?”
龍居士在此事上倒也毫不含糊,連續提了多條要求。事實上,他不得不提,因為沒有這些,四個廠子仍然走不出困境,哪怕砸再多的錢進去也沒用。
一、龍居士要百分之百的股權。
二、廠裏的公務員全體退出廠。
三、十年免稅。
四、資產清理,不得有任何的隱瞞債務。
五、現任廠領導,全員下崗,再依各自的能力競爭上崗。
六、整頓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阻礙,希望政府能夠大力支持。
七、充許生產常規軍品,並且充許自主出口。
八、希望能得到一筆銀行貸款。
九、從國外進口的生產線,希望能免稅。
十、在收購過程中,要求國家派精兵強將,連合審計、檢察院、公安組成聯合調查組,進駐四個大廠。聯合調查組要做好二件事,一是封存現有資產,登計造冊。二是徹底清察廠裏的蛀蟲。
總理原本還擔心龍居士是一時的衝動,才做出收購四座大廠的事。這十條要求一出,讓總理不憂反喜,因為隻有真正做事的人,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這些要求,十分理智,也在國家法律充許的範圍之內。這十個條件提得好啊,非常有水準。既使是國企改革專家都未必能在這麼短的時內提出這麼多有針對性的意見。而提出這麼有深度要求的人,卻是一位年僅二十二歲的青年人。這個的年輕人有魄力有頭腦,總理可以放心的將這四個廠交給他解決。
“這些條件需要開會討論,聽取專家們的意見,龍少校請靜候佳音。”
剛想掛電話,總理心中跳了跳,龍少校?他已經是軍人了,軍隊是自己要嚴格整頓的對像,尤其是軍官不得經商。自己手中已掌握了大量的材料,軍隊經商危害大,有不少人反映,有人利用軍用車輛船隻的特殊性走私。明知有人走私,而地方的警察海關卻無法查處。這是一個大漏洞。
整頓要想見效就必須一刀切,所有的軍官,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不得經商!但這樣的一刀切下去,龍居士也就必須退出軍隊。可是,如果他不是軍人了,又拿什麼來約束他?權衡再三,總理最終做出了,讓他退伍的決定。事實證明,他留在民間,比呆在軍隊,對國家更有用。
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總理鬆了口氣,又想到龍居士的材料中,當他拒絕楊司令要他參軍時,有這麼一句話,“我呆在民間比呆在軍隊,對國家的供獻要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