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天妖靈柩萬穢黑棺(2 / 2)

陳七細細琢磨這卷無名道書,暗暗忖道:“按照這卷無名道書所載,上古時有七十二種地煞陰脈,每一種都可以對應數種罡氣,隻有修成煞氣,才能去天罡大氣之上,勾引罡氣,煉化入真氣之內,從而為鑄就金丹,做足準備。現在天生地養的地煞陰脈已經都不見了,各大派隻能別辟蹊徑,煉就的煞氣都已經不屬於上古地煞陰脈的範疇,所以凝練罡氣時,便有許多問題。許多道術之士都推測,正因為在凝煞這一關,走了不同的路徑,修煉罡氣之後,罡煞之氣駁雜不純,雖然能夠勉強鑄煉金丹,卻無力再網上突破,踏入道基那一關。”

“我若能想方設法,抽取天地元氣,自行煉化出來各種地煞陰脈,豈不是……可以恢複上古道術的榮光?隻是我如今並未見過那些上古地煞陰脈的樣子,就算想要轉化,也不知該如何著手?”

陳七微微沉吟一陣,悄悄運起了太上化龍訣,九條玄黃之氣在他掌心慢慢翻滾,其中六條顯得精純無匹,另有一條顯露出來一座金光寶塔的虛影,另外兩條都頗為影虛,內中各有一件法器的虛影,其中一道玄黃之氣中凝結的乃是一口巨大棺槨,已經快要成型。

祈願之力頗為古怪,似乎不受時空限製,隻是距離的遠些,有些虛幻不定,時有時無。陳七思忖良久,還是決定先把這第七件法器凝集出來,再去琢磨轉化煞氣的事兒。一來這件法器就快要凝集成型,二來陳七也需要時間來琢磨,如何轉化天地元氣為煞氣,這種事情,古來從無所聞,隻是憑了一卷無名道書,記載的花草樹木凝煞之法,就來試演,也未免有些太過魯莽。

陳七把這卷無名道書,牢牢記載識海之中,這才把所有的道書都收集了起來,又複送回馬道人的丹室。陳七見馬道人仍舊是那幅神遊天外,不知思忖什麼模樣,便也不去叨擾這位“恩師”,自家隨便尋了一個靈氣充沛的地方,打坐修煉起來。

雖然隔了許多路途,但是揚州境內的祈願之力,仍舊十分濃鬱,時斷時續的傳入了雲海青城。陳七把這些祈願之力收拘,都送入那一道即將凝練法器成型的玄黃之氣中,他在雲海青城中沒甚閑事兒,修煉起來,跟在五氣山一般,也是輕鬆自在,過了大約十七八日,陳七的丹田竅穴忽然,再度震動。

陳七知道,是第七件法器就要成熟,便把念頭一分為七,化為了七個道人,在丹田中各自駕馭了一道玄黃之氣,不住的淬煉這一道孕育了巨大棺槨的法器。陳七雖然修煉出來了玄黃之氣,但是對這一種奇異的真氣,也並無多少了解,除了感覺比真龍勁要厲害許多,更為霸道,也沒覺得玄黃之氣,跟別種真氣有什麼十分不同。

他畢竟是半路出家,而且關乎他自己修煉的道訣,就連顧龜靈陳七也沒有提起,況且他修煉的道術,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因為這小賊頭,並未想過,玄黃之氣的奇異之處,跟穢氣,火鴉真氣有本質區別,甚至就連小乘魔法也不及玄黃之氣古怪。

當陳七催動了七道玄黃之氣,用來淬煉那一道凝練巨大棺槨的玄黃之氣,一道玄黃之氣便逐漸凝練,玄黃之氣夾裹的那一口巨棺,也自逐漸清晰,到了最後這口巨棺忽然從陳七的丹田飛出,一直透過了泥丸宮,虛虛懸浮在陳七的頭頂上。

這口巨棺通體都發出了道道黑火,生出了一股絕大的吸攝之力,這股吸攝之力,對一草一木也無力量,對陳七體內諸多的真氣法力也無吸引,偏偏就對太穢黑光法生出了吞噬之力。就在陳七微微動容的當,這口巨棺就把陳七所修煉的太穢黑光法全數吞沒,就連太穢黑光法中的藏有的至穢黑蓮,五眼神和黃泉妖龍,也不曾放過。

陳七還真不知道,這口巨大黑棺居然有這麼妖異,千不挑,萬不揀,卻正正選中的太穢黑光法。陳七也不知,這該算是怎麼一回事兒,他試著收住這口黑棺,隻覺這口黑棺沉重如山,內中蘊含無數黑光,跟太穢黑光法簡直一脈相承。

陳七收了這口黑棺,這才見到上麵寫了八個大字——天妖靈柩,萬穢黑棺!

如果您覺得《焚天》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43/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