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印度洋-第五十章:困獸猶鬥(一)中(2 / 2)

為了保護印度的安全,逐步完成對印度洋的控製,印度以本土為中心,將印度洋劃分為“絕對控製區”、“中等控製區”和“軟控製區”三個戰略區域。其中“絕對控製區”主要是製印度專署經濟區以外300海裏以內的印度洋海域,在東部包括整個孟加拉灣,在其西部則主要包括阿拉伯海,在其南部則年包括沿海岸線600海裏以內的印度洋海域。在這個區域內,印度海軍的戰略任務是取得製海、製空權,確保印度本土、沿海島嶼、專屬經濟區以及近海的安全。“中等控製區”則是“絕對控製區”以外300—600海裏的印度洋海域,印度海軍在該區域的戰略任務是保衛遠海島嶼、海上通道和商船隊,對該區域進行監視,戰時控製霍爾木茲海峽、保克海峽,特別是馬六甲海峽等印度洋主要通道。而“軟控製區”為印度半島以外700海裏的印度洋海域,印度認為有必要把海軍的勢力擴展到從海灣到好望角的廣大海域,為印度遠洋商船隊護航,為未來駛出印度洋成為世界級遠洋海軍作準備。

不過此刻所謂“軟控製區”已經成為了泡影,中美兩國的聯合絞殺已經切斷了印度遠洋商船在世界範圍的行動。印度國內的絕大多數航運公司此刻已經處於半停頓的狀態。而隨著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失守,印度海軍在“中等控製區”內的行動也已經倍受製約。失去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後,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已經在印度洋內縱橫馳騁,整個印度半島幾乎都在這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之內。“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進入印度洋之後的第一擊就令印度西部艦隊在自己的港區內遭遇了重創,此後印度海軍就視“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為臥榻旁的猛虎,惶惶不可終日。

雖然《中印馬六甲及印度洋地區和平協議》簽定之後,中國海軍“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一度駛離印度洋中部的攻擊陣位,撤抵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進入短期的戰區休整,接受補給。但即便如此強大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的存在,仍然足以令印度近海毫無安全可言。此刻擺在印度海軍麵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擊沉或者重創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否則的話印度將永遠置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機翼之下。

作為印度東部最重要的兩大港口—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之間唯一的天然港口。維沙卡帕特南的港區可以停靠10—15萬噸油輪。這座城市的曆史始建於1608年,幾乎與印度海軍的曆史同樣悠久。這座城市的商業區沿公路兩側分布,工業區集中在港口附近,其造船與煉油工業都十分發達,擁有印度國內多所大型的造船廠。當然還有化肥、煉鋁、碾米、黃麻等工業。同時維沙卡帕特南還是印度鐵錳礦石出口的大宗。唯一的缺點是這座港口容易淤堵,需要經常疏浚。即便如此維沙卡帕特南基地也沒有足夠深的航道供即便是“維拉特”號那樣的輕型航母進出,這裏的航道不是直的,中型艦艇甚至都無法調頭。

此刻剛剛在印度斯坦造船廠內接受修複和保養的工作的印度海軍“尼赫魯”號航母也不得不停靠在港口外,這給官兵登艦離艦,補給淡水、燃料及電力,排除船上汙水都帶來很多不便。在馬六甲海峽的海戰中一枚中國製的C-801反艦導彈正麵擊中“尼赫魯”號航母艦體中部水線。此刻要想真正重返戰場,“尼赫魯”號航母必須進行為期2個月以上的入塢修理。但是由於戰局的需要,“尼赫魯”號航母僅進行了不到一個的修理工作就倉促重新上陣。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裏,“尼赫魯”號航母已經基本恢複了日常的航行和訓練,甚至在孟加拉灣內與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周旋了一段時間。

“相信他應該已經想好了吧!”在印度海軍“尼赫魯”號航母的艦橋之上,昔日印度海軍遠東艦隊司令的塔布拉斯中將此刻已經事實上掌握了整個印度的海軍的命運。他此刻等待著那個自己寄寓了無盡希望的年輕軍人給出他所想要的答案。而這個年輕的軍人正是胸前佩帶著“馬哈維查克拉”勳章的印度海軍潛艇指揮官—薩克胡亞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