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彭家聲的同學羅星漢曾作為緬甸政府談判代表團的團長,親赴果敢會見彭家聲。轉達了緬甸政府軍要彭家聲部配合行動緬共一網打盡的計劃,但彭家聲思慮再三之後並沒有同意。雖然緬共的腐化已經無可遏止,但是彭家聲還是堅持自己盡量避免流血衝突的行動方案。
1989年3月1日,彭家聲在果敢發動了兵變,宣布改旗易幟,成立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黨”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同時組建了“臨時軍事委員會”。彭家聲出任主席和同盟軍總司令。彭家聲的隊伍迅速接管了果敢縣大隊、緬共果敢縣委員會,以及各種機構與倉庫。13日,彭家聲的部隊抵達重鎮猛洪,緬共東北軍區一旅的四個營全部加入了他的隊伍。14日,再度未放一槍一彈,占領了緬共北方分局所在地猛固。緬共第2旅政委高良帶領一小部分人馬退入中國境內,其餘大部人馬投降,並加入了彭家聲的部隊。彭家聲的行動很快取得了成功。3月16日,彭家聲部已經控製了原緬共東北軍區百分之八十的領地。對於部分不願意歸順的士兵,彭家聲不僅沒有采取極端的手段還發放了少量路費,爭得了民心。
彭家聲的行動宣告了緬共最後的崩潰,隨之而來的是一支又一支軍隊,一個又一個根據地的“獨立”和“改幟”,最終緬共在緬北原先聯成一氣的根據地由於自身的腐化而分化成了多個互不隸屬的獨立勢力。在自己所領導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內實行了嚴格的禁毒運動,全部鏟除公路沿線所種大煙,今後一律不再種植。種植、販賣毒品是違法行為,今後違者要按國家法律製裁;要銷毀一切製毒加工廠,對因禁煙禁毒而發生困難的農戶,政府將在生產工具、種子、口糧、衣服、醫藥等方麵按具體情況給予救濟、扶助,村寨要在勞動力、換工、房屋修繕等方麵給予幫助。
但是由於在禁煙問題上操之過急,對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安排沒有到位,並且觸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了部下將領的不滿,最後導致了楊茂良等人領導的軍事叛變。匆忙應戰的彭家聲連戰皆敗,最終不得不借道中國,退入由女婿林明賢所領導的第四特區避難。而暫時結束了彭家聲在果敢的統治之後,楊茂良登上了民族民主同盟軍總司令的寶座,開始了楊氏兄弟瘋狂經營鴉片生意的罪惡生涯,果敢這塊北金三角腹地的罌粟花開得更加豔麗了。
在有原先緬共所分裂出來的各方勢力之中,林明賢的“撣邦東部同盟軍”勢力最為弱小,但是這批“知青”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充分運用了中國人的智慧與緬政府周旋,結果反而占了不少便宜。在與緬政府的數次談判中,終於達成了“雙方維持現狀,互不侵犯”的協議。緬政府將其建為“撣邦第四特區政府”,任命了行政長官。同時,答應投資修建公路,給予援建4所學校,1所醫院,按月供應4000包大米,100萬緬幣等。而第四特區則放棄了靠近泰緬“金三角”地區的猛棒,由政府統一安排成旅遊景點。
在彭家聲退守第四特區的日子裏,林明賢不斷為自己的嶽父出謀畫策,聯絡緬甸的各方勢力,並全力支持彭家聲東山再起,終於在3年之後彭家聲率軍重新打回了果敢,楊茂良在無力抵抗的情況下,隻能將果敢的軍政大權讓給了緬政府軍。
此役之後,彭家聲的軍隊和政府軍同時進駐果敢,形成政府軍掌管政務、彭家聲治理果敢的局麵。62歲的“彭老倌”奇跡般重新控製了果敢。在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重新開始了他所一直堅持的禁毒運動,不過這一次他的手法更為務實了一點,借助著中國和緬甸政府的幫助,逐步的縮小緬北地區罌粟的種植麵積,最終令其絕跡,同時通過迎進新的經濟作物來維持當地農民的收入。
而在彭家聲收複果敢地區中功高至偉的林明賢卻沒有留在果敢,他依舊回到了自己那並不大的第四特區,一邊與中國政府合作采取堅決措施鏟除毒源。一邊與雲南力量生物製品集團合作,推廣種植甘蔗,並在色勒鎮建立了緬甸地區首屈一指的現代化糖廠,解決當地數萬農民替代罌粟種植的大麵積甘蔗的銷路問題。
雖然初次見麵便對林明賢樸實無華的外麵感到親切,但是對於能與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同行,榮波大校難免有些拘束。不過這一路走來,林明賢不斷為這位和自己來自於同一個國家的軍人講解著緬甸的風土人情,倒是將兩人的距離拉近了不少。對於此次的行動林太平對緬甸軍政府隻是粗略的進行了通報,但是對於林明賢等緬北特區的地方領導卻是事無巨細的全盤拖出。畢竟“牙旗”部隊主要是在他們所控製的地區進行集結,並最終前往那個充滿了艱險的人間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