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洛陽風雲(1 / 3)

說回洛陽。

自從董卓在劉玄離開不久之後,做下了廢立皇帝這樣的驚天動地的事情之後,董卓體驗到了掌握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利的快感。

原本呢,一開始的時候,董卓還是想像原本曆史中的那樣,與世家親近,這樣一來呢,也可以穩固自己的權利地位。畢竟靠武力強力鎮壓這種事情,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而董卓想做的,就是想像兩百多年前的王莽那樣,靠著與世家親近,建立巨大的名聲威望,然後順理成章的登基上位,成為另一個和王莽那樣的皇帝。

為此,董卓給了世家們巨大的優待。

首先,董卓先是直接把王家的代表王允,直接提拔為司徒。

袁家的袁逢從司徒改為司空,楊家的楊彪為大司馬。

三支世家勢力最大的代表,分別得了三公的位置。

至於其餘的世家,董卓也是十分的優渥,九卿,四鎮,四征等將軍,也都分封下去。

世家們表麵上對董卓感恩戴德,但暗地裏,卻是對於董卓這個莽夫無盡的嘲諷,隻言其是做徒勞無用之功。

而董卓對世家們的優渥態度,也是直接讓世家們誤以為董卓是忌憚他們世家的力量,以及影響力,所以才不得不這樣拉攏他們。

如此,有了依仗的世家們對於董卓的態度也越發的鄙夷,隻覺得董卓這樣的莽夫,如何能做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

要知道,古往今來,廢立皇帝,也就隻有二人可以做到。

一就是商湯時期的伊尹,而就是霍光。

而他們二人,都是文臣當中的代表,所以在世家大臣們看來,就算是要廢立皇帝,那也應該是他們世家中人做的。

至於董卓這種莽夫,隻用好好的做好自己的將軍,乖乖打仗便是。

所以,雖然明麵上世家們都是對董卓十分的恭維,但暗地裏,卻是對其十分的鄙夷。

甚至在不少的時候,公然揚言董卓不過一介匹夫而已,何德何能做那廢立皇帝之事。

漸漸的,隨著時間過去,董卓也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好家夥,咱家這麼真心的對待你們,結果暗地裏你們卻是這麼看待咱家的?

感覺自己一片真心喂了狗的董卓十分的憤怒,幾度想要直接暴走,把世家豪強們殺幹淨算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最後董卓的衝動,還是都被李儒給勸回去了。

而李儒的理由也很簡單,畢竟董卓手底下的人,大多數都是武人,出征打仗還在行,但是治理國家卻是不行。

想要好好的治理國家,那麼就必須得依靠世家們。

如果沒有世家們的幫助治理天下,那麼用不了多久,天下便會大亂,到時候對於董卓的大業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讓董卓暫且忍耐一時。

聽完李儒的話,董卓雖然覺得心中憤憤難平,但是卻又無可奈何,隻能聽李儒的,暫時忍耐。

但是呢?董卓的目的不僅僅隻是做廢立皇帝而已,現在他已經給世家們封了三公九卿,以及許多的職位,但是對於自己這邊的人,卻是沒有任何的封賞。

所以和李儒稍微一商量了之後,便也決定,重立丞相職位,並且大肆封賞自己麾下的將士們。

說幹就幹,因為整個洛陽都是處於董卓的掌控之中,就連皇宮裏麵的衛士,也都是董卓的人。

劉協雖小,但也不是那莽撞之人,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今是掌控在董卓的手中,董卓一言可以直接定自己生死。

所以在董卓提出讓劉協封董卓為丞相,並且奉董卓為亞父,以及封賞其手底下的將士等諸多要求,全都遵從,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對態度。

劉協的表現,讓董卓很是滿意,覺得這個小家夥要比那些世家大臣們都可愛多了,所以對劉協又多照顧了幾分。

等到聖旨的旨意傳開之後,當即掀起了軒然大波,直接引起了朝廷的震動。

先不說讓劉協奉董卓為亞父這樣的事情,畢竟隻是一個名聲,對於世家們的影響沒那麼大。

但是丞相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為什麼從幾百年前開始會立三公?目的就是為了要分化丞相的權利,直至很久之後,丞相一職都沒有再出現過。

但是如今董卓又重立丞相,徹底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名義上不論是三公還是九卿,都是受到丞相管轄的存在。

好家夥,這下又一次好家夥,大家好好的,相安無事,我們把你董卓當成是一個武夫,但你董卓卻想做我們老大!這怎麼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