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就使得盧植對劉備產生了十分大的好奇。好奇劉備這幾年當中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變化才會這麼大,變成了如今的這副模樣。
一時間,盧植不知為何,突然有了許多的話想要問劉備,但自己的隨從以及涿郡一眾官員都還在等待,自己想要在這裏詢問劉備也不好,於是便向劉備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若是無事,玄德可願隨我來?”
劉備臉上表現出大為驚喜模樣,,連連點頭道:“願意,願意。學生當然願意,能夠再次聆聽老師您的教誨,是備平生最想的事。”
劉備表現的熱切的模樣,讓盧植很滿意,不論是什麼人也好,小人?又或者是君子,都是一樣。
雖然表麵上不在乎,但實際上卻都很需要的東西,那就是虛榮。
古往今來,聖人也好,小人也罷,本質都是一樣,唯一的不同的,就是各自控製自我的程度不同,
所以就算是盧植,也是一樣,劉備的熱切的態度,讓盧植內心隱藏得很深的那一份虛榮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所以自然而然的,也是對劉備大大的改觀。
而劉備對於這一切也是早已了然於心,因為多年來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早已讓劉備練就了一番能夠看透琢磨人心的本領。
對於盧植的反應,劉備也是早有預料,因為從一開始以來,事情的發展就全在劉備的掌握之中。
當探知到了盧植大概到這裏的時間之後,劉備便拚盡全力,從人群之中擠出來。
然後等到盧植和郡守等人閑聊得差不多,準備離開這裏的時候,劉備就假裝被人使勁推了一下,跌跌撞撞的跑出來。
因為盧植是大漢裏麵能夠數得上名號的大佬,所以無論是在警戒方麵還是其他各種方麵,自然都會是最高的狀態,貿然的有人闖入,所以那些護衛和衙役必然會首先將劉備當成行刺的人員,畢竟盧植的安危最要緊。
而等到自己被衙役抓住的時候,自己再大聲的呼喊冤枉,這樣,必然就能夠引起盧植的注意,然後過來詢問是發生了什麼情況。
到那時自己再表明出自己的身份,同時給眾人點出自己是盧植弟子的身份。
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之前盧植還沒發跡的時候的話,盧植的弟子身份並不重要,但是現在不一樣,盧植是現在整個國家能排得上號的大佬,瞬間意義就不一樣了。
在這個看重師生關係如同父子的時代,作為盧植的弟子,本身就像是擁有了一張入場券一樣,就算盧植明麵上不會說什麼,但是等到盧植離開之後。
隻要自己表現出有想要加入仕途的想法,涿郡上下的官員們必然會給自己行一個方便,畢竟誰也不知道盧植對劉備到底怎麼樣,所以也肯定不是什麼大官,但是這也相當於是賣了盧植一個人情。
最後就算盧植知道了,盧植也不會說什麼,因為劉備是自己弟子這一點,是怎麼也磨滅不了的。
就算盧植心中再不願,也不會說出來解釋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