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孩子王(1 / 2)

“別打啦別打啦二丫狗娃子你們別打啦!”

“哇啊啊啊!!!”

“你服不服?”

“不、不服!我不服!”

“不服?不服我還打!”

緊接著又是一頓哇哇亂叫和旁邊小孩的勸架聲。

隻見一條溪流邊的草坪中,五六個小孩圍成一個圈,一邊喊“別打了”一邊焦急又不敢靠近拉架,中間一個梳著兩個小辮子七八歲模樣的小女孩騎在另一個約莫十歲的男孩身上,一邊揮小拳頭一邊問服不服。而他們旁邊不遠處是個石頭搭起來的小火堆,火堆旁散落著一小堆魚骨頭和四個新鮮的玉米棒子。

底下那個小男孩頭發亂成一團,沾了好些草屑,頭繩不知扯哪兒去了,眼淚糊了一臉,衝得小臉黑一道白一道的模樣好不淒慘。

而小女孩同樣灰頭土臉,一雙大眼睛通紅通紅,氣憤地瞪著底下的小男孩,“狗娃子我告訴你,下次還敢掰我家玉米我就把你揍成豬頭!”

“嗚嗚,不就掰了四個玉米烤嘛,誰、誰讓你家玉米地挨著河邊的?”叫狗娃子的小男孩一邊抹眼淚一邊為自己辯解。

而二丫聽到這話還沒下去的火氣蹭蹭蹭地又竄了起來,直接朝狗娃子臉上揮了一小拳頭,“我家玉米長河邊那也是我家的不是你家的!你經過我同意了嗎??啊?不問自取你這叫偷!”

狗娃子“嗷”的一聲叫了出來,趕緊護住臉,“你怎麼還打臉的!嗚嗚嗚,別打了,我錯了……”

“真錯了?”

“……嗯……錯了。”

“哼,回去不許說我揍的你!不然明天上山抓鳥沒你份!”說完又抬頭朝周圍瞪了一圈,凶巴巴地說道,“你們也是,今天我揍他的事誰都不準說,聽到沒?”

“聽到啦!”周圍小孩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二丫這才放過狗娃子,站起來用袖子抹了一把臉又拍了拍衣服上的灰,轉頭對其他的小夥伴們招呼,“來我們把這玉米烤了吃。”然後帶頭走向一旁的小火堆。

地上抽泣抹眼淚的狗娃子:……

直到烤玉米的焦香味傳來,狗娃子才爬起來湊到火堆邊,然後分到了一小塊玉米,委委屈屈地啃了起來。

一個腦袋上頂著個衝天髻的小男孩一邊啃玉米一邊笑眯眯地問二丫,“二丫姐姐,我們明天抓鳥不夠吃的話還能烤玉米嗎?”

二丫白了小男孩一眼,還想吃我家的玉米呢,我爹要知道我帶頭掰家裏玉米的話揍的是我可不是你,不過嘛……她眼睛骨碌碌一轉,瞄了一眼狗娃子然後嘿嘿一笑,“明天不吃玉米,咱們上狗娃子家山裏逮竹鼠去,狗娃子記得帶鹽啊。”

正啃玉米啃得嘴巴黑乎乎的狗娃子聽見這話抬頭愣了一下,然後梗著脖子說:“我不,上次我就偷了半罐子,回家就被我娘狠狠揍了一頓,屁股到現在都還痛呢!”

“誰讓你偷鹽把鹽罐子都抱來的,你就不知道拿油紙包嗎?實在不行用樹葉啊,唉,笨成這樣讓我怎麼說你好呢!”二丫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盯著狗娃子嫌棄道,“你說你,還上了三年學堂呢,人家小鐵蛋才學了一年可比你機靈多了。明天想跟我們一塊玩你就照我說的辦。”

狗娃子抹了一把髒兮兮的臉,不耐煩,“知道了知道了。”

二丫笑嘻嘻地接話:“行了,大家都去把手和臉洗幹淨,不然回家挨揍了我可不管。”然後帶頭起身去小河邊上清洗。

小溪很淺,最深處隻到成人膝蓋,寬則不足一丈。河水清澈見底,陽光照耀之下,偶爾有幾尾寸許長的魚兒悠閑遊過,在一塊塊鵝卵石上留下遊動的影子,然後鑽進兩旁的水草中消失不見。

清洗完後,大家便各回各家。

和峴村是個小村莊,村裏五十幾戶人家,依山靠水,土地肥沃,又連年風調雨順,村人精耕細作,生活富足而安康。

村裏有戶姓何的員外回鄉養老,為人樂善好施,在村裏建了學堂,給孩子們請了教書先生,村裏除了那重男輕女的人家,其餘孩童幾乎都能念書習字。

而這群由二丫領頭的孩子們可謂是相當無憂無慮,顯然快樂過了頭,三天兩頭回家挨揍,成天上山打鳥下河摸魚,不是抓雞就是攆狗,還時不時打架鬥毆,弄得村裏到處雞飛狗跳。

二丫名喬雨,家中行二,明年開春八歲,上頭還有個十四歲的哥哥。

喬雨家住山腳下,周圍隻一戶人家,所以院子開得很寬敞,她一路哼著不成調子的小曲兒往回走,快到院門口的時候噤了聲,躡手躡腳地扒住籬笆縫隙往裏看。

她哥正在背對她用竹耙翻曬竹席上的稻子,爹躺在葡萄架下的搖椅上打盹,娘坐在爹旁邊專心致誌的繡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