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綿延不絕,寬有八百裏之遙,上下有千萬裏遠,水似地龍翻身,浪湧如山聳背,浩浩蕩蕩。恐是仙家難度,鬼見了也發愁。
岸上有一塊石碑,爬滿枯藤,一寒鴉孤立碑頭,叫聲淒厲,盡顯蕭條。
石碑上書三個篆字:流沙河,下方是一首詩,詩曰: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鵝毛飄不起,蘆花定低沉。”
一老妖趴在流沙河底,死了一般枯寂,身上毫無生機可言。老妖一頭紅發,藍靛臉,十足滴非主流。
上方,仙劍飛舞,散發著寒光,劍氣逼人,不依不饒又在老妖身上劃了幾道,湊足三百六十五下,方才消失。
飛劍穿肋,痛苦難耐,這死了一般的老妖,又被活活痛還魂了,抽搐幾下,直至飛劍消失,老妖才痛快地死了過去。
這老妖便是西遊取經隊伍裏麵有名的老實人沙悟淨了。
其實沙悟淨一點都不老實,反而精明的很,不然怎麼能當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
隻是飛劍穿肋不僅傷筋動骨損人道行,更是傷人真靈,沙悟淨那不是老實,而是傻了。
如今沙悟淨還不叫沙悟淨,姑且叫他沙悟淨吧。
飛劍穿肋之痛,沙悟淨已經不記得遭受多少回了,隻記得自己懵懵懂懂已經吃了九回人肉,而且他吃的人,還都是取經人。
這並非是沙悟淨殘忍,其實妖怪吃人也算不得殘忍,憑什麼人吃得飛禽走獸,而飛禽走獸成精就吃不得人,這是勞什子道理。
不過沙悟淨成仙之前也是人,若非神誌不清,渾渾噩噩,否則他也不會去吃人,隻是飛劍厲害,導致他本源受損,神誌不清,這才吃了九回取經人。
這九位取經人可不簡單,乃是金蟬子轉世,每一世都是得道高僧,都說吃了唐僧肉可長生不老,這話雖然有些誇大了但足可見金蟬子血肉不凡。
沙悟淨也因此活了下來,並且得了機緣,重新凝聚了仙人之軀,他本來的仙骨已經被玉帝拿掉了,成仙機會渺然,好在機緣巧合,吃了九回取經人重新凝聚出仙人之軀,破而後立,更甚之前仙骨。
沙悟淨得到的造化不僅如此,前九次金蟬子西行不合天時,沙悟淨此舉有助天道,故而得到了不少功德。
福禍相依,沙悟淨也因此欠下金蟬子一大因果……
饒是沙悟淨重新凝聚出仙人之軀,但真靈早已受損,已然成了一個傻子,就算有功德滋養元神,也無濟於事,除非他輪回重修,才有機會補全真靈,可如今的他又怎麼會明白這些計較。
冥冥之中,一道恐怖的紫雷劃過,西遊大世界許多大神通者都有所察覺,掐指一算,天機混亂,無從知曉。
靈山大雷音寺,多寶如來尚在與眾世尊羅漢尊者菩薩論經,突然睜開法眼,一道佛光照向天道深處,卻隻看到一片迷霧。
“事關我佛門大興,不能有絲毫差錯。”多寶如來道,“觀音大士何在?”
“弟子在。”觀音大士坐於蓮花台,對於天道的變化也有所察覺,大致猜到如來要說些什麼。
“不知為何,東土出現了一絲變數,諸聖商定的西遊大事不久便要開演,此事關係我佛門大興,不能有絲毫變故,還請你動身前往東土一探究竟,也尋個取經人來,取我佛門大法。”
“此事幹係重大,別人去我不放心,唯有你觀音大士神通廣大,親自動身前往,我才能安心。”多寶如來略顯深意的說道。
“謹遵世尊法旨。”觀音大士並沒有拒絕,直接答應了。
“這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你且拿著,待尋得取經人後,贈與他護身。”多寶如來取出兩件至寶,遞給觀音大士。
兩件至寶麵前,觀音大士臉色沒有絲毫變化,平淡地接了過來。
而後多寶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給觀音大士。
兩件至寶麵前觀音大士絲毫不為所動,但見到這三個箍兒的時候,臉色卻有那麼一瞬變化。
能與多寶如來論法的存在豈能一般,觀音大士臉色變化自然逃不過他們的法眼,隻是他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九環錫杖和錦斕袈裟兩件佛門無上至寶麵前觀音大士可坦然自若,反倒因為三個平常的箍兒亂了心神。
隻有那麼幾位老人才知道觀音大士為什麼失態。至於其他羅漢尊者怎麼也想不明白,仔細觀察那三個箍兒也看不出端倪,隻覺得和幾百年前驚鴻一現的金剛鐲有些相似而已……
多寶如來對著觀音大士說道:“此寶喚作‘緊箍兒’,雖一樣,但略有不同,我有‘金緊禁’三部咒語,你若尋得那變數,或神通廣大的妖魔,可將其度入我佛門,跟那取經人做徒弟,若不服管教,你將這箍兒給他戴上,此物見肉生根,各依所用咒語念上一念,管叫他頭痛欲裂,痛不欲生,隻能入我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