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複我領土-八十九章 川軍可泣 挺進濟南(1 / 2)

第一部 複我領土-八十九章 川軍可泣 挺進濟南

華夏大地上誰最憎恨日本人,首屬四川軍民,抗戰急先鋒的川軍在與日戰鬥中,死亡人數為華夏之最。川軍的足跡遍布了全國的抗日戰場,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中,都有川軍將士的身影。

民族危亡之際,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忍辱負重,慷慨赴死,以劣勢武器,無數次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決戰。川軍在抗戰時期的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傷亡總數的1/5,居全國之冠!由於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的落後,中國軍隊一直傷亡慘重。

經過幾次大會戰,中國軍隊兵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而淪陷區越來越大,可以征兵的地域越來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幾近枯竭。大後方,尤其是四川,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兵源基地,征兵任務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規模的征兵活動中,雖然一些地區出現了“抓壯丁”的現象,但那並不代表主流。

四川一直承載著各種超負荷的負擔。四川人民卻始終毫無怨言,一邊節衣縮食、勒緊褲帶支援政府抗戰,一邊含淚把近三百萬子弟再送前線……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死”字旗正是出現在川軍之中!出征旗的右上方寫著:“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隻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左上方寫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麵,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四川兵在各戰場都很受歡迎,他們吃苦耐勞,英勇善戰,往往還沒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隊聞訊搶走。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青年從軍,學生紛紛報名,已訂婚的推遲了婚期,免服兵役的獨子堅決從軍……就連一些高官子弟也踴躍報名,其中有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張群的公子張繼正等。四川一省征兵,無論配額與實征數額,均約占全國總額的1/5,居全國第一;全國約有15萬知識青年登記從軍,四川一省有4萬人以上,居全國第一。

全國抗日軍隊中每不到10個人中有一個是四川人,中國軍隊有了一句俗語,“無川不成軍”。前方將士浴血沙場,缺衣少糧,作戰艱苦,牽動著後方愛國軍民的心。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將軍,以“中國國民節約獻金救國運動總會會長”身份,從重慶出發,走遍全川二十多個縣市,進行為期一年的巡回演講,掀起了四川民眾愛國募捐的高潮。

在白沙獻金會上,一萬多名男女學生齊跪在地,哭著哀求在場的名流士紳:“請你們救救我們的國家,救救我們苦難的民族吧……”眾人淚流滿麵,有的當場慷慨解囊,有的當場褪下了金表、金戒指、金手鐲……在瀘縣獻金會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著的活命錢;一群斷手殘腳的傷兵相互攙扶著,捐出了他們靠編藤椅、製雨傘義賣得來的一萬多元錢……自川軍出川抗戰以來,四川各界組織的各類募捐活動從未間斷。據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不完全統計,僅四川民眾前兩次獻金總額就達6至7億元。這筆巨款,都是四川人民的血汗錢,多用來購買了戰場急需的飛機、大炮、槍支等武器,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隨著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產糧區的相繼淪陷,四川省承載了國民政府主要的糧食負擔。

為此,省政府各部門印發了各種宣傳小冊子、傳單、標語和文告等,四處宣講繳糧是愛國行動,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廣大農民積極響應。據不完全統計四川子弟兵在抗戰中死傷人數大約200餘萬,這些傷亡數字使四川的民眾對小鬼子有了刻骨的仇恨,特別是那些兒子,丈夫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百姓們激動的流下了熱淚,紛紛對著天空嘶喊:老天有眼哪,狗日的小鬼子,快死光吧!

我軍突然發起的大規模攻擊,使得濟南即將失陷,日軍大本營大吃一驚,沒有想到利劍軍團的如此強大,濟南的失陷意味著津浦線中斷,日軍以後的物資轉運隻能靠海路了。匆忙之下,立即命令下令華中,華南的日軍進行增援。

“報告校長,日軍開始大規模的調動,江浙等地的日軍,偽軍都開始動起來了。”戴笠的報告很快就出現在老蔣的辦公桌上。

“東洋人著急了嗎?你著急我不急,娘西匹,小日本你也有今天!命令各部盡量牽製日軍,不要出現太大傷亡。”老蔣心裏也難受,目前國軍的外援被日軍掐斷,得不到援助,自己的生產能力有限,很難對日發起進攻,國民政府隻有等待國際上的變化。

“報告主席,華北日軍出現頻繁調動,掃蕩我根據地的日軍都已回縮至防線。”老李走進窯洞高聲說道。

“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開始動作了,肯定是把日軍給打疼了,哼,小鬼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天下哪裏有這樣的道理,命令部隊咬上去,追著日軍的屁股後麵狠狠的給他幾下。”毛笑嗬嗬的說道。

“對了,上次回到延安的傷員中有個姓高的是嗎?”毛問老李。

“不錯,是有叫高震東的,我也調查了他和利劍指揮官的對話,雖然感覺奇怪,但是經過我們仔細的盤查,高震東絕對不可能和利劍扯上關係,他三代貧農,出身地就是延安,家有一妻一兒,曆史非常清白。”老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