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陽的逐漸露出了笑容,拍拍衛華的腰(拍不著肩膀,所以隻能拍腰了)道:“都商議了一些什麼事?我聽說你們不敢打漢城?如果你們不敢打,那人民軍就不謙讓了,我已決定人民軍於明天一早發動總攻。”
衛華蹺著大姆指道:“將軍虎膽啊。”然後又道,“漢城地勢險要,我們的確有畏戰之心,既然有將軍給我們壯膽,我們豈能坐視啊?我看這麼著,遲打不如早打,要打就今天,如何?”
“好呀!”
“何時進攻?”
“將命令傳遍全軍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吧,再給一小時的準備,那麼二個小時足夠了。現在是十四點,我們在十六點整發動總攻如何?”
嘻嘻哈哈間,兩人便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接下來參謀部迅速作了戰役部署,由於金太陽執意要打主攻,以表現朝鮮軍人的勇猛,那麼獨立師隻好退居輔助了。
漢城這時被日本人改名為京城,收回首都,這對於任何一個朝鮮人來說,都是無上光榮,是不世偉業。金太陽眯著眼,望著忙忙碌碌的義勇軍參謀部,心中樂開了花,他在幻想著,朝鮮臣民是如何黃土鋪地,鮮花拋灑,迎接他們偉大領袖進入首都的。
這一切來得太快了。幾天前,金太陽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頭目,仿佛是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國王。這樣的事,換作其他任何一個人都會飄上天。
那麼這一切的變化要歸功於誰呢?當然不會是義勇軍,也不是朝鮮人民,而是“主體思想”的偉大和不朽。
“主體思想”是偉大和不朽的,那麼,創造主體思想的人,那更偉大了。馬克思是德國人,然而馬克思主義卻沒能解放德國,那麼比較而言,“主體思想”則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主體思想”還在雲端飄,總攻的時間已經到了,先是二百餘門大炮對著漢山、道峰山、鷹峰三個製高點進行十分鍾的炮轟,接著“人民軍”狂喊著“主體思想”萬歲,如潮水般的向上湧去。衝至半山腰,炮火停了,被炸得暈頭轉向的日軍清醒過來,輕重機槍一齊向下掃射,人民軍像被開水燙了的螞蟻一樣,從山坡上骨碌碌的滾了下來。接著又是一輪炮擊,發動第二波攻擊,再次被擊退……如此反複,直至天黑。
朝鮮師剛剛組建,談不上什麼戰鬥力,不過憑著人多,和火力上的優勢,打得日軍精神萬分緊張,不斷的請求支援。這三座山峰是漢城的屏障,如果丟了則無險可守,日軍守城司令,不得不連續不斷的派援軍,這使得其手中的預備隊,沒多久就空了。
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義勇軍沒有指望朝鮮師能夠依靠正麵強攻而下。所以,命雷老虎趁著日軍的注意力被正麵戰場所吸引,帶著特種兵攀懸崖,上了龍馬峰,從東北麵展開特種作戰,掃蕩敵人之後,將大炮拉了上來,對著水落山直射,步兵第一團,借著炮火掩護一鼓作氣,便拿下了水落山。
隨著二個高地的失守,漢城東北角的門戶大開。日軍不得不連夜收縮防線,將外圍禦敵之兵,全都轍了回來。
第二天一早,義勇軍展開了對河流水網的爭奪戰。漢城平原百分之四十的都是河流水網。對於這東西,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義勇軍唯有紮木排,架浮橋,在炮火的掩護下強渡。其中,朝鮮人民軍的人海戰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盡管整個朝鮮師所殺的鬼子,總計不到十個,卻成功的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
第三天,漢城的城防被完全突破,敵我雙方,開始了就每一條街道,每一幢樓房的爭奪戰。義勇軍的看家本領就是巷戰,而日軍的三八大蓋在巷戰中,由於太長,不便拚刺,又由於射速慢,不利於短促近戰。義勇軍憑著人數、武器和訓練上的優勢,激戰僅六個小時,便取得了勝利。
統計戰果,共計殲滅日軍八千三百,俘虜二千,繳獲無數。義勇軍獨立師犧牲一百七十人,負傷三百人。朝鮮師犧牲二千九百人,負傷四千三百人。
義勇軍自入朝以來,還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傷亡。因此被稱之為血戰。
注1、這段文字,並非作者胡編。金太陽的確曾經提出過對吉寧和遼寧的領土要求。而朝鮮的曆史學家,則將整個中國劃分為八道,認定全部都是朝鮮曆史上的領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百度搜一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