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背景及通訊科技簡介(1 / 1)

在1990年初,也就是事件的開端。這個年代中國正進行改革開放,其中一些國內城市,例如深圳市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為有效執行管理,深圳市北麵由執法機關派員駐守,限製進入深圳人流,以獨立發展深圳市作為經濟特區的新地位。

*

這年代無線通訊科技亦發展迅速,因工作須要,一些人身上都會帶上了BP機。

*

BP機又稱Call機,即是傳呼機,當你想尋找機主,須要先行致電傳呼台,透過向傳呼員報上機主編號後,便可進行留言,向傳呼員留言完畢後,機主BP機便會響起。

*

BP機主須致電傳呼台,與傳呼員確認身份後,傳呼員便會讀出由何人落call和留言內容。這個查詢程序稱為「覆機」。

*

雖然今天回看這個程序落後愚笨,但當時已經是最有效方法。

*

BP機基本月費並不便宜,傳呼公司也提供五花八門的服務。其中稱為專線和專屬傳呼員接聽的秘書台服務,就是一個身份像徵,當然收費會比較高一點。

*

此外BP機亦設有漫遊服務,所以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一機走天涯的,但礙於收費高昂影響,很多中港兩邊走的打工仔又會一身多機。

*

其後BP機繼續發展,數字機,中文機相繼出現,機主可直接從機身上的顯示屏,直接讀取信息內容,省卻了找尋電話覆機,和等候接通傳呼員之苦,因為在繁忙時間,電話線是經常堵塞的。

*

可要知道當年一切通訊,最終隻能依靠固網電話,所以找尋電話實不容易,硬幣成為了隨身攜帶的必須品,作光顧公眾電話之用,以前經常有排隊等待電話亭的景像。

*

另一個有趣現像,是當年到酒家用膳,會不時聽到由前台作出的公開廣播,找某某茶客接聽電話。其實這也是酒家留住熟客的免費特別服務。好讓茶客的親朋好友,按茶客習慣,在有須要時,能即時取得聯絡。

*

雖然流動的巨形手機「大哥大」亦已經出現,但其售價和通話費確實貴得驚人,隻有從事大生意的大款才能擁有。

*

在洽談業務時,一部「大哥大」放在枱上,真是派頭十足。這是金錢和能力的表現。怎至對生意都有正麵影響。。

*

那到底一支「大哥大」有多貴?售價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十數萬,每分鍾通話費須要約十數元。不過即使收費高昂,但不保証接收信號良好,全因為當時的信號站並未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