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派出地麵部隊又搜尋了兩天,還是一無所獲,日軍隻能據實上報,全椒的武器彈藥,後勤物資被不知名部隊劫走,下落不明,對於日軍如何的向上邊交代,那不是東方玉關心的問題。她現在關心的是楊劍帶回來的一萬多人的礦工,因為這些人簡直是太差勁了,身體已經垮下去,上萬人的醫療和健康問題已經是大問題了。
原來楊劍的部隊在安排好以後立即借著天色微亮之前向黃泥河方向趕路,本來可以預期到達的距離,卻因為礦工的身體根本就無法加快速度而耽誤。
在蚌埠的荻洲立兵中將終於在天明時刻派出了部隊增援淮南煤礦,荻洲立兵接到報告的時候並沒有派出軍隊,因為他在川口忠的報告中知道進攻淮南礦的兵力並不多,可是當時川口忠並不知道是三個地方同時遭到進攻,可是荻洲立兵中將卻不能不考慮,如果隻是一般的小部隊進攻,那麼在淮南礦的部隊足可以應付,如果部隊數量過大,自己派出少量的部隊於事無補,既然這樣公開的進攻淮南礦,隻要是個指揮官就會掌握兩條,一條是有足夠的兵力速戰速決,不等增援的兵力到達已經撤退,另一條就是在淮南到蚌埠之間有阻擊或者埋伏。
阻擊荻洲立兵不怕,但是他也怕有埋伏,要是支那軍隊的目標不是淮南怎麼辦,在荻洲立兵中將的心目中,任何部隊不會單純的襲擊淮南,那隻是一個礦區,不是戰略要地也不是軍事目標,不能占領那裏襲擊是沒用的,要是進攻的部隊有能力占領哪裏,自己少量的部隊會解決問題嗎?因此荻洲立兵並沒有在夜晚派出部隊,這就是一夜時間竟然沒有日軍的增援。
埋伏在黃泥河的第二團也感到奇怪,團長江惟憲一直緊張的注意著蚌埠到淮南的方向,這是沿著公路的一道斜坡修建的陣地,按著東方玉的部署,日軍在接到消息之後出兵感到淮南也應該在兩個小時左右,如果是步行大概就得時間更長,楊劍有足夠的時間撤離。日軍在蚌埠隻有七千多人,步兵也就一個聯隊,因此增援的兵力應該在一個聯隊以內,楊劍的第一團和第二團和到一起是一個旅的兵力,超過了日軍一個聯隊的兵力很多,在武器裝備上雷霆軍優於日軍,不想殲滅日軍的情況下,在任何突發情況下都能全身而退。何況在大溪河還有一個團在接應的,荻洲立兵是沒有膽量追擊的,要是知道是雷霆軍就更不敢追擊。
可是東方玉有一點沒有算到,楊劍帶著一萬多的礦工,速度變得十分的慢,並沒有如期到達,當增援的日軍58聯隊到達黃泥河的時候楊劍帶領的部隊和礦工並沒有如期到達黃泥河,也就談不上兩個團和到一起,形成了江惟憲的第二團獨立對抗日軍一個聯隊的進攻,盡管雷霆軍的裝備強於日軍部隊,可是指揮上卻根本就不是對手,特別是一支軍隊的基礎是低級軍官,連排長尤為重要,雷霆軍這一點上就是最弱的地方,由於部隊急速擴編,就是現在的排長以下軍官幾乎全是原來的士兵,這些人作戰勇敢,也有戰鬥經驗,可是不懂協作,連長排長幾乎全是一著急就忘了自己是軍官,是要指揮手下戰鬥的。隻是知道自己一個人拚命,這樣低級軍官往往犧牲的最快。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部隊都進行過訓練,又都是上過戰場的士兵,最少不會迅速崩潰,還有一點就是火力強大,日軍隻好用大炮不斷的轟擊,陣地搖搖欲墜,就是沒有被突破。
58聯隊長倉山公任大佐也是惱火,雖然給陣地上的部隊以最大的打擊,對方傷亡也不小,可是這夥裝備好的部隊也很頑強,個人戰鬥力還是可以的,隻是指揮上顯得生疏,這是支那軍隊的通病,頑強的士兵無能的指揮官。要不是這支部隊的裝備好於其他的支那軍早就被擊潰了。為此加大了進攻力度。
江惟憲原來也是連長,現在升到團長,雖然知道現在沒有定論,可是這一仗也就奠定了每個人的地位,所以更加緊張,努力回想訓練時的諸多細節,慢慢的調整部隊,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