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127章 內外兼修(四)
第127章 內外兼修(四)
東方玉和楊劍分別帶領第一師和第二師離開海州,整個雷霆的運轉全落到了雷戰的身上。原來雷戰隻是處理政策方麵的事情,基本上行政事務東方玉分擔了一大部分,在民事上有五人小組在執行各種政令,處理各縣市報上來的事情,雷戰隻是在結合後世的經驗製定各種政策和法規,以及雷霆的對內對外的發展方向。
可是現在東方玉一走,雷戰立即感到了壓力,不得不佩服東方玉確實有能力,也不是光是狂傲,確實有傲氣的能力。因為是軍政府,總參謀部就代替了政府的隻能,雷戰現在都在想,感情東方玉是總理那個角色,不過就是地方小了一點。
雷霆沒有以政府身份參與任何經營性企業,國有企業的通病雷戰可是太知道了,盡管現在雷霆轄區裏麵遍地開花的建立各種工廠。但是民用項目沒有一個是雷霆軍政府的。雷霆成立了一個軍政府直屬的軍工研究所和一個民用研究所,隻是向外出售民用科技成果和項目,並不參與經營,軍政府隻是收取正常的稅收。
雖然雷霆的轄區隻有不到一個省的地方,嚴格說就是連半個省都沒有。但是這裏是平原地方,農業基本上沒有受到多大的阻礙,因為由於戰爭,大地主和有錢人早就跑了。雷戰把無主的土地完全收歸政府所有,任何個人嚴謹出售土地。需要出讓的隻出售給政府,雷霆軍政府會按著市價收回。發現私自轉讓買賣土地的立即全部沒收。國家收回的土地以合理的地租出租給農民,這樣一來農民不用在承擔高額的地租,二雷霆軍政府也就不再收取農業稅。這個土地政策一頒布,整個雷霆轄區的百姓是歡聲雷動。他們不像那些有錢人那樣擔心,不知道雷霆會不會站住腳,能不能頂住日本人的進攻,在這些樸實的百姓身上,他們更加相信雷霆會勝利。由於土地有限,雷戰除了動用政府的力量讓這些擁有土地的大地主減低地租以外,適當的減少對他們自有土地稅的征收。
現在這些地區的有錢人都知道,雷霆是軍政府,就是身後握著十幾萬的軍隊,心裏天大的不願意也沒有辦法。緊接著雷霆就推出了工商業政策。軍政府可以向購買雷霆科技成果的企業提供貸款,然後免稅一到三年。各縣各市的工業區和商業區相繼建立。
當了解這樣的政策後,第一批在這裏開的工廠卻不是中國人,幾乎全是外國人,因為他們不怕日本人,特別是美國人,因為現在日本的戰略物資大部分依賴美國,正在因為對蘇聯的問題上,美國全力支持日本北進,雙方是蜜月期。對日美關係十分清楚的雷戰根本就不去關心這些。不管是哪國人,隻要遵守雷霆的法律,按照規定正常納稅,進口正常執行進口的各項政策,就和中國人一樣享受雷霆的保護。
在這一點上雷霆不會給外國人任何優惠,因為雷霆軍政府基本上沒有出口,隻有進口,就是外國的企業開在中國,他的產品還是賣到了中國,這樣的投資憑什麼給他優惠,完全是和中國企業一樣的納稅和享受出口稅率和進口的關稅。
就在雷霆大肆擴軍,搶占地盤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雷霆的引進投資也初見成效,不過大部分地區還是集中在了連雲港周圍。大批的土地被征用,然後被出賣。有後世的好多經驗可以借鑒。雷戰,東方玉少走了很多彎路,在土地政策和工商政策上一步到位。這讓前來這裏的任何商家都感到滿意。
對待雇傭員工上雷霆的政策讓這些商家不滿意,可是為了賺錢也隻好低頭,因為在這裏雇工除了薪水是看中國的行情而定以外,其他地位和待遇必須和外國員工一樣,打罵欺壓中國員工一樣被處罰,並不因為你是哪國人而有區別。雷霆軍政府隻是地方政府,中國政府簽訂的條約在這裏不被承認,民國以前的條約更是不生效,這樣強硬的態度讓很多想在中國尋找特權和便宜的商家離開,雷戰一點都不感到可惜,因為雷霆不會去屈膝投降,但是也會保護任何工商者的利益,時間會證明這一點,確實隻要在雷霆轄區投資的商家企業主很快就嚐到了甜頭,雷霆真的做到了一視同仁。
雷霆最大的買賣還是軍火,隻要是向雷霆出售武器和彈藥,以及軍事戰略物資,就可以享受足以優惠的待遇,可是由於日軍的封鎖,截至目前為止,雷霆的最大武器供應國還是美國。
現在英國和法國這些國家還沒有和日本翻臉,雙方的關係還是在不錯的交往中。因此雷戰的雷霆軍政府誰的生意都接。
雷戰知道自己這樣幹還是中國吃虧,因為隻有進口沒有出口,完全是貿易逆差,可是雷戰沒有辦法,因為不這樣根本就無法打破日軍的封鎖。日軍的21軍已經決定在廣州登陸,不管蔣委員長信不信,可是雷戰知道,中國的最後一個海上通道就要被堵死,最後隻剩下一個連雲港,那個時候日軍可能還會進攻,就是為了用外國的商船和外資企業來保護連雲港,所以雷戰迫不及待的在沒有任何勢力的情況下宣布成立抗日軍政府,為的就是以政府的姿態吸引外資,把連雲港置於國際保護之下,日軍在41年的12月以前是不敢進攻這裏的。到了41年的年末還有兩年的時間,到那個時候,雷戰或許就有了和日軍一較高下的實力,還有美國這個參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