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戰大淩河(1)
本來曆史上日軍應該是在1931年12月25日發起對大淩河的攻勢,結果一直拖到1932年1月8日,日軍才總算在大淩河對岸集結完畢。
日軍日軍第二師團、第二十師團、第三旅團、混成第八旅團、獨立混成第三十九旅團和獨立混成第三十八旅團已經會師在一起。
石原莞爾跟著本莊繁等一批高級軍官來到大淩河對岸之後,他親自帶上幾名參謀軍官前往前沿陣地去觀察對麵中國守軍的防禦工事。
“八嘎!”石原莞爾放下望遠鏡之後,對他身邊的幾名參謀軍官說,“狡猾的支那人!把他們的陣地設在遠離河岸的位置!這樣,我們的步兵炮和野炮若是要壓平對目標進行點射,務必要過河才行!這個支那指揮官,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啊!”
其實,別的不說,就單說那縱橫交錯的溝壑,參差有致的防禦工事,重重疊疊的火力設置都讓石原莞爾對這個對手感到敬佩。
石原莞爾既然號稱是“關東軍大腦”,因此他是一個很冷靜很明智的人物,他詭計多端,善於思考問題。
數萬日軍集結完畢之後,日軍高級軍官召開會議,在會議上,本莊繁最後宣布除了本莊繁為總司令外,阪垣征四郎為參謀長,石原莞爾擔任參謀,多門二郎負責炮兵指揮任務,奧田喜久司擔任轟炸機指揮任務。
可是,在挑選步兵指揮任務的時候,那些日軍關東軍高級軍官卻像是踢皮球一樣,沒有一個人敢於接過這個燙手山芋。
“哈哈哈!一群膽小鬼!想不到號稱帝國精銳的關東軍居然被一群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支那人嚇破了膽!”有人在會議場上發出狂笑聲。
本莊繁扭頭一看,發出狂笑聲的是從朝鮮半島趕來的嘉村達次郎少將。
“嘉村閣下,請你放尊重點!在這裏我是總指揮!就算是中將都要歸我指揮。”本莊繁盯著嘉村達次郎的肩章喝道。要知道,這裏有一群的中將,這個小小的少將在本莊繁眼裏根本不算什麼。
“哈哈哈!”嘉村達次郎也盯住本莊繁的肩章,“尊敬的中將閣下,如果你們關東軍不能勝任步兵攻擊任務,那就讓我們朝鮮駐軍來完成好了!”
本莊繁還想要說什麼,卻聽到石原莞爾搶先說:“尊敬的嘉村將軍閣下,既然我們關東軍沒有人勝任步兵攻擊的指揮任務,那就由嘉村閣下您來指揮好了!”
“好!”嘉村少將站起來猛一拍桌子,“那就讓我來擔任步兵指揮任務!如果不能在三天之內攻下大淩河,我嘉村達次郎以死謝罪!”
“不,嘉村閣下,話不能說得過早,還是等攻擊發起之後再看情況吧。”同樣來自朝鮮的神田正種中將拍了嘉村的肩膀一下,提示他不要太早把話說死。
關東軍和朝鮮駐軍還是有一定矛盾的,其實石原巴不得嘉村說出這樣的話,以方便到時候嘉村少將失利後去軍部告他們朝鮮駐軍一狀。因為石原早就看不起這個頭腦容易發熱容易衝動的嘉村,對他的狂妄表示極度不滿。
就這樣,嘉村達次郎成為攻擊大淩河時擔任步兵指揮官的任務。
在日本人的對岸,李斌也在進行戰前最後的準備。他所不放心的是那一千名剛剛招募來的新兵,因為時間緊迫,這些熱血青年連槍都沒有打過,就匆匆被送到戰場上來。
李斌下令,把繳獲的三八式步槍發給這些新兵,一人一支步槍和二十發子彈,另外還給他們一人配備四枚手榴彈。
三八式步槍,精度高,瞄準基線長,容易掌握,對於新兵來說,這種槍比遼十三式,漢陽造和老套筒都容易掌握得多。訓練是來不及的,而且也沒有那麼多子彈給他們訓練。因此,李斌隻能簡單的教他們:“三點成一線,扣動扳機即可。記得,在瞄準目標的時候手不能發抖,要盡量穩住槍。不過還好,你們是在戰壕中射擊的,槍是架在地上。此外,因為你們是新兵,記得要把敵人放近再打!”
此外,李斌還教他們手榴彈的使用方法:“在手榴彈外麵加上鐵殼,可以提高殺傷力。手榴彈拉弦之後,在手裏停留二到三秒再丟出去,那樣既可以避免敵人撿起來丟回來,又能剛好飛行二十五到三十米之後,在敵人頭頂炸開,加大殺傷效果。”
這些新兵,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每個人心裏都燃燒著一種抗戰的熱情,他們都是一群熱血青年。其實,李斌可以預計得到的,將來的大淩河攻防戰將會有何等殘酷,在最為殘酷的近距離對射之中,屆時一切訓練和裝備的因素都會被意誌力和忍耐力所抵消,近距離,本來就不需要槍法多準,而這些同仇敵愾的戰士們,在未來的近戰中將會發揮極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