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治利益
“是啊,糧食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大問題!”李斌說道。
突然,李斌想起一件事,他說:“其實我們可以讓劉琳華從俄國帶回一批土豆來種植!這是一種適合寒冷地帶生活的植物!有大量的土豆我們就能熬過這個冬天!不是說我們的糧食還足夠支撐三個月嗎?土豆的生長期就是三個月!”
可是,農民出身的楊瑞成卻反對說:“三江平原一到了冬季就是冰天雪地的,土豆再耐寒,也不能在雪地裏生長啊!”
“我有辦法讓土豆在冰天雪地裏生長!”李斌說道。
說完,他走到桌子前,畫下一張圖畫:“大家看,我畫的是暖棚,我們用木頭搭蓋架子,在上麵鋪設大批透明塑料布或者是玻璃,在裏麵放置火爐,這樣就能保證棚內的溫度一直是適合土豆生長的溫度。除了生產糧食的暖棚外,我們還能建造一批種植蔬菜的暖棚,那些棚內的溫度較高,可以種蔬菜。”
說實話,溫室並非是什麼新的發明,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經有那種東西。隻不過一個溫室的成本相當高,普通農民根本就無法搭建。
“塑料是什麼東西?”楊瑞成問了句。
誕生於一九一零年,到了一九二六年在國外才大批量生產的塑料,當時在國內可是一種稀罕物,隻有擁有留聲機,高級鋼筆等奢侈品的富人才知道塑料是什麼東西,楊瑞成這些土生土長的農民又如何知道?
“知道留聲機吧?就是用來製造留聲機唱片的那個東西!”李斌回答說。
聽說留聲機,楊瑞成嚇了一跳,他吐出舌頭:“是用來做唱片的材料啊!那東西可金貴了!我們怎麼用得起?”
李斌笑了笑回答說:“透明塑料在國外不貴的!我們讓劉琳華從俄國購買!他們那裏有的是這種東西!”
“那要花不少錢啊!”肖柏心痛的說。
“這樣花的錢總比從國外買糧食便宜!”李斌回答說,“包括棉花,我們也能自己種植,我們還要自己織布!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一次,李斌又一次無恥的把後來毛主席在延安的那一套全部照搬了過來。
自然,義勇軍手裏也沒有大量的玻璃板,那些東西也隻能是從蘇聯購買。
不過被李斌派往蘇聯常駐的劉琳華辦事效率還是十分高,很快,她就讓人從蘇聯帶回大量的土豆,玻璃和透明塑料布。當然,李斌為此又是支付了二十多萬的銀元,才從蘇聯人那裏購買到這些東西。
當然,這錢花得還是有價值的,因為土豆可以再種植,自己種植糧食比完全花錢從一個連食物都無法保證的蘇聯購買糧食,要合算得多。
不久,在寶清附近的三江平原上,就出現了大量的暖棚,大批的農民和民兵以及義勇軍戰士們開始熱火朝天的幹活,男人種地,女人則紡織。
與此同時,藏在山洞中的兵工廠已經開始大生產,一批批槍彈,炮彈和高射炮彈,高射機槍子彈被生產出來。
高射機槍多了之後,就不怕日本人的飛機前來空襲。同時,李斌的雪地部隊,雪地狙擊手部隊和雪地特種兵部隊即將在未來的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為了對抗日漸增多的日本侵略者,李斌還下令讓人前往關內,同馮玉祥,黃顯聲,宋哲元,趙登禹和傅作義等人取得聯係,讓他們一方麵加強對防備工作,並希望他們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斌對於這些抗日將領,尤其是傅作義這個後來的抗日名將更是報以厚望。晉綏軍的戰鬥力本來就相當強悍,是僅次於東北軍和中央軍的一支勁旅。可是東北軍戰鬥力雖強,卻有一個綿羊一樣的將領,中央軍戰鬥力雖強,卻被蔣介石用於內戰之中。因此在這個時候,晉綏軍實質上已經成為一支戰鬥力最強悍的軍隊,是一支李斌必須聯合的抗日力量。
因為考慮到,東北處於日本人的攻擊範圍之內,想要在東北建立大型坦克兵工廠和飛機製造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李斌希望能夠聯合晉綏軍,聯合閻錫山在山西北部和內蒙南部建立兵工廠。
對於派出去同晉綏軍進行談判的使者,自然是由口齒伶俐的肖柏來擔任這個重任。
李斌向肖柏交代了自己的方案:“山西有大量的煤礦,而且多山,我們可以在那裏有藏於山區大型工廠,至於資金的方麵,我們同老閻合作,各出一半的錢。地盤用他們的,技術用我們的,這樣就算是閻錫山不答應,傅作義也會答應的!”
然而,就在義勇軍頑強的在三江平原一帶發展,並同關內取得聯係的時候,東北的抗日形式卻麵臨著一場極大的考驗:
日本人為了發動熱河大會戰,他們不斷從本土調集軍隊進入東北,到了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初的時候,在東北的關東軍已經達到六個常備師團共計十五萬正規軍,另外加上新進入東北準備發起熱河大會戰的日軍四個常備師團十萬人左右,駐屯軍八萬人,以及五十萬偽滿軍,敵人的總兵力已經達到八十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