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 錦斕袈裟(2 / 2)

如果按照這樣的話,他們方才站立的地方應該就能看到那漫山遍野的金光才是。

然而事實卻是,他們一路往下走了這麼久才得以一窺全貌。

唐三藏的眼中卻流露出幾分喜色。

他二話不說,翻身下馬。

白龍馬大急:不是說好騎我的麼?怎麼才騎了這麼一會兒就不騎了?來人啊,出家人打誑語啦!

唐三藏沒有理會邊上幾位的眼神,而是從白龍馬馱著的行李中翻出兩個包裹。

然後,他在陸淵和孫悟空奇怪的眼神中,先是打開了一個包裹。

隨著外麵包裹皮的揭開,仿佛有一道金光從中間閃耀而出,瞬間便亮瞎了圍觀的兩人一馬的24K鈦合金狗眼。

隻見那赫然是一件嶄新的袈裟!

這袈裟第一眼看去,就是陸淵他們現在的感覺——金光閃閃。

但第二眼仔細看,就會發現實際上它也不過是一件普通的袈裟。

要說和其他僧人穿的僧袍的區別的話,大概就是唐三藏的這件僧袍,乃是大紅色,而其他的,一般都是紫色或是粉色的。

(這可不是信口胡謅,佛教的演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在唐宋之時,朝廷一般賞賜給高僧的袈裟都是紫色或是緋色,而緋色,就是粉色。)

陸淵目瞪口呆。

他認得這件袈裟啊,這不是原著中由觀音菩薩和惠岸使者帶著,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的有緣人——也就是唐僧時候,贈予唐僧的寶物麼?

它的原名應該叫做:錦襴異寶袈裟,據觀音菩薩所說: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

神話中,大鵬以龍為食,而若是一條龍身上有那麼一絲這錦斕袈裟的絲線,大鵬就會認為這條龍身上有大功德,都不敢吃它;仙鶴,仙鶴,鶴一般都和“仙”掛在一起,但說到底他也不過是附屬品,自己很少有得道的,但若是身上有那麼一絲這錦斕袈裟的絲線,原本隻是“假仙”的仙鶴,立馬就成為真正的仙。

不僅如此,穿了這錦斕袈裟後,眾神見了就會朝拜他,一舉一動間,皆有精深的佛法伴身,顯露在外,仿佛有真正的佛端坐於身旁一般。

它的材料更不簡單。

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

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簆。

玲瓏散碎鬥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豔。

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雲飛。

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嶽山前生寶氣。

重重嵌就西番蓮,灼灼懸珠星鬥象。

四角上有夜明珠,攢頂間一顆祖母綠。

雖無全照原本體,也有生光八寶攢。

幾句話,都把它吹到天上去了!

而且,這袈裟上邊還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與日爭紅。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