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關東山巨匪 第一章 天生土匪(1 / 2)

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人向張學良的奉係大本營的奉天首府發動了攻擊,奉天也就是今天的沈陽,僅僅一夜的時間,奉天就被日軍占領。

幾十萬奉係軍隊執行了蔣總裁的不抵抗政策,撤出東三省,一首《我的家住在東北鬆花江上》開始流傳四方……

夕陽照在關東山上,大片大片的樹林像是被血染紅了一樣,在晚風的吹拂中嘩嘩作響。山路上三個農夫模樣的人一邊走一邊抽著旱煙。

其中一個歲數看起來大約二十歲的年輕人對身邊的兩個歲數稍微大些的人說道:“老劉,老李,你看今天的晚霞多紅啊,上次咱們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裏麵發了一筆大財的,每個人分到六個大洋,估計今天也不會空手而回。”

被年輕人叫做老劉的人聽到他的話,抬起頭看了看樹葉,猛嘬一口旱煙,讓濃濃的煙霧徑直衝進嗓子裏之後說道:“樹葉紅有個屁用,重要的是今天晚上能有收成,我這個人不貪心,哪怕能得到半袋小米我都知足。”

老李接著老劉的話說道:“就是,咱們每天下地幹活,為的就是能過上舒服的日子,等往後錢夠了,娶上一房娘們,生幾個虎頭虎腦的孩子,混個老婆孩子熱炕頭就足夠了。不過今天的樹葉也確實有些紅的邪乎,依我看今天準保有人有血光之災。好兆頭,應該是一個好兆頭。”

三個人卻不知道這是日軍正式侵占東北的開始,從此他們的生活就像是這些嘩嘩作響血紅的樹葉一樣,變得充滿了血腥的味道……

第一個說話的年輕人姓張,自從十五歲以後臉上長出來了胡子,大家就都說他是張飛的後代,因為臉上的胡子向鋼絲一樣硬,紮人紮人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他的名字已經被改成了張胡子,歲數比他大的人直接叫他胡子,比他小的人則是在張胡子後麵加上哥哥或者是叔叔的稱呼。

大家從三個人的談話中不難發現這三個人是農民,但是他們有第二職業,那就是土匪。自古以來關東山這個地界就沒有太平過。幾百裏的大山溝裏麵從來就沒有斷過土匪,可以說是匪患猖獗。

翻開地方誌,那裏麵記載的多是不同時期朝代的成名土匪首領和圍剿官軍之間的活動,字裏行間透出一股血腥之氣。

關東山的土匪分為兩種,一種是業餘的,白天種地勞動,割草砍柴,對上孝順父母對下嗬護妻兒,隻要是白天無論是誰看到他們,都會認為他們是百分之百老實巴交的平民百姓。可是一到夜晚,這些人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約上住處附近的親朋好友,拿出藏匿好的刀槍,找一個背靜之處就開始了“夜生活”。

遇見走夜路的客商,無論有沒有財物,一律殺死,為的就是不留活口,永絕後患,屍體也要想辦法弄到深山之中燒掉,絕不會留下半點痕跡,至於劫得的財物一律平分,貼補家用。

上麵講到的張胡子和老劉、老李三個人就是這樣的土匪。這種土匪隱蔽性極強,又心狠手辣不計後果,他們自打出生的那一天就沒有人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良知”這個說法,在這些人的眼中看來,人的生命與螻蟻沒有絲毫的區別,他們沒有犯罪感,從心底認為這件事情屬於正常的營生,就像種田砍柴一樣。這些人即使發了大財也不會張揚,繼續著以往的日子,照樣破衣爛衫的扛著鋤頭種地,因此很少有失手的情況發生。

另外一種土匪屬於專業類型,這種類型的人在關東山之內比比皆是。這些人天生就不喜歡過安分的日子,一到好人堆裏麵就找不到感覺,怎麼都覺得難受。要是有誰對這樣的人說上一句“你是一個好人”,他就會從心眼裏覺得你是在罵他,非跟你拚命不可。

這類的土匪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內部等級森嚴,有自己的王法,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是非觀,這些人分工有序,各負其責,充滿了敬業精神,執著的保持著瘋狂的個人崇拜這樣的傳統,在他們眼中首領的意誌是不可違抗的。

張胡子與老劉、老李一直順著山路向遠處的小村莊走去,他們的村莊叫做青山屯。但是關東山這裏的土匪已經將這裏改了名字,不再叫它青山屯而是叫做猛人屯。因為這個屯子裏麵的人心狠手辣,個頂個都是玩命的主,經過幾次摩擦之後,這些橫行關東山的土匪再也不敢打青山屯的主意。這也就等於默示了青山屯這股扛起鋤頭是農夫,放下鋤頭就是山大王的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