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倒懸山下武陵人(1 / 3)

黎明的陽光穿過東邊層層疊疊的群山縫隙如約照在人間,驅散著以夢籠罩世人的黑夜。

九州十三國的武國有一座武王府。

因為歲月侵蝕的緣故,如今武王府的外表已經沒有當年的富麗堂皇,不過就單論外觀的壯觀程度而言,哪怕是武城三年前剛建好的城主府都無法相提並論。

武王府是武國的始祖皇帝迫不得已而封賜給自己胞弟的府邸。

之所以說迫不得已,是因為武國的江山,有一半是他胞弟打回來的。有著這份功績在,為了不給外人說閑話,武國的始祖皇帝才迫不得已,以武國為國名的同時,還給自己的胞弟,封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武王,賜了一座能與皇宮相媲美的府邸。

時過境遷,始祖皇帝與被人戲稱為二皇帝的武王早已不在,幾經興衰,近百年來式微的武王府,隨著如今武王府的主人武玄策生有九子人丁興旺而有了轉機,甚至引起了如今武國廟堂那位的擔憂。

武王府的後山,一縷陽光順著破舊的窗戶照在窗台前的書桌上。

昏暗的房間在陽光的映照下,顯現了它的真容。

鬆木做的床與桌椅,粗麻布做的蚊簾,桌子上放著的茶壺是如今大街上常見鶴嘴壺,從家具來看,和普通人家的房間沒有什麼區別。

要不是房間寬闊得可以遛馬與地上鋪著的琉璃青磚彰顯著屋子過往的輝煌,沒有人會相信這是在武王府。

窗台前的書桌上,此刻趴著一個伏案而睡,右半邊臉上帶著一個金色紅邊麵具的紅衣少年。

少年的名字叫武陵,尚有幾天,便年滿十八歲。是如今武王府中最小的一輩,也是武王武玄策十七個孫子中的一個。

從武陵記事起,他們一家就生活在武王府的後山。

至於為什麼沒有與王府的其他人一起生活在武王府集群的府邸內,其中的原因,還得從他爹武破碎說起。

武破碎年輕的時候,曾是武王府武王的不二人選,後來離開家出去遠遊了一趟,回來後劍心破碎,成了一個劍都拿不起的廢物,整日以酒為伴。

正因為如此,武破碎失去了武王繼承人的身份。

為了不給人說閑話,他們一家便搬到了王府的後山。這些年來,他們家大事小事,全靠為妻做娘的江旻月撐著。

在少年手臂壓著的紙張上,筆鋒勁直寫著三個醒目的大字。

倒懸山。

說到倒懸山,九州十三國中,但凡有點閱曆的人,都有聽說過。

它是九州十三國中最高大的山,傳說高達十萬八千丈,連大雁都無法飛越,有著“人從山頂掉下,需要三天三夜才能掉落地麵”的說法。

陽光照在眼皮子上,光亮讓武陵睜開了眼睛。

武陵打著哈欠,抬起頭看了一眼窗外。太陽已經高高掛在了窗外入秋後葉子邊緣逐漸發黃的楓樹樹頂。

武陵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當眼角無意間看到書桌上的“倒懸山”三字後,趕緊把書桌上昨晚寫的東西收起,夾藏在一旁的書中。

“還好沒有被發現。”

確定不易被發現後,心虛的武陵才鬆了一口氣。

如果他娘知道他在收集有關倒懸山的東西,指定少不了一頓破罵,說不定還會被罰去打掃墓園。

到底還是一個生來就怕娘的少年。

“倒懸山啊倒懸山,你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呢?”

武陵望著窗外的楓樹,一陣失神。

倒懸山,一座自古以來就被神秘籠罩的大山。有記載以來,登倒懸山的人,已有數十萬人,可最後活著回來的卻寥寥無幾。

而活著回來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不是瘋了,就是從山上掉下來的活死人。

可即使如此,每年入冬時,籠罩倒懸山的白霧散去後,除了各國派去登山的人,自願去登山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一切隻因傳言倒懸山上有長生不死的仙。

長生不死!

這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

最近半個月,武陵一直在翻閱書籍,搜集關於倒懸山的記載。

隨著收集,武陵發現倒懸山並沒有那麼簡單。

記載在案的登山人,人數就有數十萬,這些人登山之後去哪裏了?如果是死了,單憑這些人的屍骨,就可以堆成一座大山,即使倒懸山真有十萬八千丈高,屍骨也足以從山腳排到山頂了。

武王府有著六百多年的曆史,其中的藏書,無論數量還是記載的東西,都非常豐富。武陵已經把書閣的藏書看了七七八八,可關於倒懸山的記載卻寥寥無幾,甚至還沒有市井百姓口中流傳的多。

武城大大小小的書鋪也是如此。

似乎有人刻意抹去了有關倒懸山的東西。

倒懸山上是一副怎麼樣的景象,是屍骨鋪地,還是別有洞天,同時是否有仙人,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