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日浩劫(1 / 3)

近月來,劍南道天漸變涼,雨打芭蕉,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弄得人厭煩不已。幸得這日煙雲散去,附近的牛家村的百姓都把被褥、衣服拿來曬出潮氣,田間樹林裏也多了瘋耍的孩子,隻見他們手拿樹杈揮舞,口中念念有詞:

風也奇,雨也奇,風雨之中話黍離,國家興亡成話本,聞之含淚滿座席。

風也奇,雨也奇,五朝天子命歸西,煉丹問道求長生,不知如今誰執棋。

風也奇,雨也奇,均田不再府兵棄,皇帝生死將軍掌,將軍卻被牙兵欺。

風也奇,雨也奇,何人鮮血濺賊逆,普天臣子皆該殺,雄兵百萬不能敵。

風也奇,雨也奇,逐鹿中原爭鬥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卻為他人作牆梯。

風也奇,雨也奇,禮崩樂壞人相離,父子互戮少廉恥,煮豆何急燃豆萁。

風也奇,雨也奇,踽踽漂泊無所依,亂世為人太平狗,國破家亡慘戚戚。

風也奇,雨也奇,忠良身死富奸逆,縱橫四海雪國恥,奈何明月照溝渠。

風也奇,雨也奇,滄浪之水滌我衣,淘淘巨浪日落落,空留此恨恨無極。

山路邊,略帶泥漬的白布搭起了一個棚子,棚子裏坐著一個鶴發老者和寥寥幾位歇腳行人,老者麵前放著一張舊木方桌和一個梨花木,隻聽見他唱道:

唐虞三代皆崇德,降自春秋治不隆。

擾擾兵戈無義戰,紛紛謀利詐相攻。

漢祛秦暴真天命,唐統華夷雜霸攻。

禍亂若無安祿兆,黃巢焉敢亂僖宗。

老者用梨花木敲了一下桌子,說道:“這首開場詩說的是從三皇五帝到現在整個曆史,將我華夏朝代更迭、功過評述融於這五十六個字中,三皇五帝以德治國,春秋時期周朝沒落,天下大亂,紛紛兵戈相向,耍些陰謀詭計,完全無任何仁義可言,秦朝漢朝相繼滅亡乃是天命,唐後來統一了華夏,如果不是安祿山叛亂,黃巢怎麼敢亂我大唐。前麵的曆史故事,我已經說過了,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黃巢叛亂。”

老者右手拿起茶壺咽了幾口水,接著說道:“話說隋煬帝開汴河,天下群雄並起,六十四處煙塵反亂,逐鹿中原。唐太宗英雄豪傑,起義兵於晉陽,東征西討,曆時十年掃滅反塵,一統天下,建號大唐。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曆經十七代,近三百年,誰知傳至懿宗時,已到垂暮之年,奸臣當道,硝煙四起,民不聊生。在曹州冤句縣赤牆村這個地方,出了一人姓黃名巢字巨天,他帶領一支軍隊攻入長安,一把大火燒了大明宮,從此唐朝大廈已傾。

你道這小小黃巢為何能攪的李家天下大亂?這就要先從賣鹽說起。從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將鹽的買賣收歸國有,一直延續至今,說是朝廷買鹽,實際上是收取賦稅的一種方式。說到這有些人要反駁了,聽過說服兵役、徭役,收田稅、收人頭稅,收關稅,收商稅,可從來每聽說過收鹽稅。

大家先別急,聽我慢慢說。諸位都知道,我們可以三個月不吃肉,但不能一天不吃鹽,朝廷將鹽官賣,提高販賣價格,間接收取賦稅,在大家不知不覺間把稅收了上來,簡便易行,還不會引起不滿,所以古往今來都用這一招。黃巢出生在唐朝末期,此時整個天下受到安祿山叛亂影響,朝廷已經逐步失去對各地控製能力,各地藩鎮做大。黃巢祖上抓得朝廷勢力減弱的空隙,從事著販賣私鹽的買賣。倒賣私鹽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黃巢家很快富家一方。

當時僖宗當政,對天下饑荒,黎民反亂十分憂慮,便問計於大臣,這時閃出個佞臣宦官田令孜,奏曰:‘臣聞天下荒亂,賊寇蜂起,男子插刀槍而種田,婦女披衣甲而饋響,隻因文無清官,武少勇將,乞求陛下開文武科舉,廣召天下文人勇士,吸納人才,討賊安民,則天下可安。’僖宗準奏,即日出榜召賢。

‘學會禦民術,賣給帝王家’。黃巢不甘隻做個商販,聞長安大開文武科舉,招募天下英才,便辭行父母,趕赴長安,入場試畢,果中了武舉狀元。次日朝見陛下,僖宗一見黃巢長得麵如金紙,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嚇得魂不護體,便革退不用。黃巢鬱鬱不得誌,在乾鴻酒樓買醉,酒過三巡,詩興大發,就滿懷憤恨地寫下了《不第後賦菊》這首反詩,詩曰: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隔夜酒醒之後,覺得大事不妙,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黃巢逃回老家,又做起了販賣私鹽的買賣,可心裏依然不安分,想著做官。當時,王仙芝造反,黃巢一看機會來了,這不就是個做官的好機會,便帶著自己的錢財和幾千名隨從投奔了王仙芝。諸位又要問了,這造反怎麼還能做官,難不成還是個生意了?你還別說,這造反還真就是個生意。當時造反多如牛毛,唐朝無力鎮壓,采取懷柔政策,對勢力較大的造反軍進行招安,許以高官厚祿,導致許多人上山入匪,等著一日得道,雞犬升天。

王仙芝召集了一幹匪徒,一路燒殺搶掠,想著驚動朝廷,等著高官厚祿。於是帶兵攻打運州,當時運州乃是太平軍老巢,這一打不要緊,捅了馬蜂窩。你想幾萬的老百姓臨時拚湊的軍隊,如何打的過朝廷正規軍。太平軍追著王仙芝到處亂跑,王仙芝受不了了,便接受了朝廷招安。接受了招安,本可以和和氣氣地入朝作官,但王仙芝卻沒有為手下謀得好去處,黃巢心念著朝廷封疆大吏一職,一看沒自己好處,便和王仙芝鬧翻,自帶著人馬另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