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身世之戰-前言 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1 / 2)

第一卷 身世之戰-前言 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金三角”的範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省、豐沙裏、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麵積為19.4萬平方公裏。

“金三角”,世人皆知,與南美哥倫比亞並列,乃世界兩大毒巢之一。然而,鮮為世人所知的是,在這裏播下第一棵毒種的是罪惡的英國人。

第8軍在雲南戰敗之後,李彌退往台灣,將手下的將士丟下不管,一個人跑了。其中,93師一路敗退南下,從廣西,逐漸退到了緬甸和泰國、老撾的交界處,才安頓下來。

在敗退途中,曾經有一個士兵因為實在是饑餓難忍,跑到旁邊的莊稼地裏,偷摘了農民的紅薯,被連長當場槍斃。——誰說國民黨軍隊都是沒有軍紀的?正規軍一樣也是很嚴格的。整整半年的時間裏,第8軍93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50年的除夕之夜,終於僥幸逃脫,進入了緬甸的領土。在逃跑中,93師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不願意投降的7千名士兵和家屬帶到了異國的土地上。

但是,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三下五處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裏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軍官兵隻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裏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餘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後來聯合國決議,國民黨餘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麼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台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複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雲雲。話也有道理,國民黨殘部起初稍占上風,後來緊急調派3個師數萬人,才擺平。此後在昆明成立軍區和建設軍校,也和當初的繳匪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