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九回 眾將發誓總進攻 胡璉請命突圍
卻說12月3日這天,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常委指揮所移駐紀家村。參謀們剛掛好地圖,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便進來了。
鄧小平吸著香煙,翻看著資料,不時往小本子上記著數據。過了一會兒,他站起來道:“據多方麵證明和我的統計,黃維18軍第49師突圍後,被我第18旅部隊在大營集消滅大部,殘敵被我豫皖蘇軍區部隊消滅;他的主力118師已經殘破,僅第11師還算完整;第10軍18師有兩個團,被我消滅大部,每團縮編成1個營,另外1個團還算完整;第114師已被我殲滅1個團;第75師傷亡很重;第85軍23師傷亡2000餘人,216師是新部隊,110師已經起義;第14軍兩個師均已殘破。我計算了一下,截止現在,我們俘敵約5000人,但敵人傷亡估計不下兩萬人,加上廖師起義5500人,敵人已經損失了約30000人左右。總計黃維能用作突圍的有力部隊不過6個團 。我認為,總攻黃維兵團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使用總預備隊華野第7縱隊和第13縱隊,加入總攻!”
“我同意。”陳毅道,“再調華野特縱炮兵一部加入總攻。”
劉伯承拿著放大鏡,在地圖上照了一回道:“華野主力追擊杜聿明集團以後,南線僅餘第6縱隊阻擊李延年兵團,阻擊兵力過小。我決心在鉗製方向增調中野陳再道縱隊,另調豫皖蘇軍區部隊3個團、豫西軍區兩個團,加強南線阻擊作戰,保障總攻黃維兵團的勝利。”
鄧小平道:“這樣一來,南線有55000人的保障兵力,足以阻擊李延年兵團3個軍的攻擊,我們可以無南線之憂了。張處長,立即通知各縱隊和軍區首長,到指揮所參加作戰會議。”
黃昏前,各路戰將相繼趕到紀家村。他們是:中野第1縱隊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蘇振華;第2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治委員王維綱;第3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副政治委員閻紅彥;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治委員杜義徳;第9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李成芳;第11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治委員張霖芝;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張國華。華野山東兵團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治委員江渭清;第7縱隊司令員成鈞,政治委員趙啟明;蘇北兵團第13縱隊司令員周誌堅,政治委員廖海光等。這是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殲黃戰將的第一次聚會,真是將星璀璨,群英薈萃啊!這些人到了指揮部自然免不了互相問候,甚至“野”上幾句玩笑話,就連劉陳鄧首長,他們也敢與之玩笑。說笑歸說笑,現在打仗,特別是打黃維兵團,戰將和統帥可是一點兒也不含糊的!
“開會了!”鄧小平掃視了一下戰將們,聲音洪亮地道,“華野主力現在已經追上了杜聿明的3個兵團,我們這裏已將黃維兵團困在雙堆集一個多星期了。根據當麵敵情,我們決定首先消滅黃維兵團,回頭再收拾杜聿明集團。11月25日以來,我們連續打退了黃維近10次大規模的突圍······”
鄧小平停住話頭,盯著陳錫聯道:“你們那邊,今天的情況怎麼樣啊?”
陳錫聯站起來道:“從今天早晨起,黃維以3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以十幾輛坦克為前導,猛攻我大楊莊陣地,企圖向北突圍。打到下午,敵人丟下幾百具屍體,狼狽地逃回去了,我們也犧牲了100多人。”
副政委閻紅彥補充道:“這可是一場惡仗,是我有生以來打的第一次惡仗!我們粉碎敵人的突圍企圖後,乘勝反擊,將陣地推進到了東西馬圍子周圍。”
“打得好!”鄧小平接著道,“我們在打擊敵人突圍的戰鬥中,消耗了黃維不少有生力量,他的陣地越來越狹小,而且被我們的交通壕從四麵八方死死地捆住了。我們判斷,敵人已損失戰鬥人員3萬人左右,能夠用於機動的兵力不過6個團。因此,解決黃維兵團的時機成熟了!下麵,請陳毅副司令員作戰鬥部署。”
陳毅指著總攻部署圖道:“根據敵人的防禦態勢,總前委決定將圍殲黃維兵團的部隊分作3個作戰集團:中野第4、9、11縱隊,以及豫皖蘇軍區獨立旅和華野特縱炮兵一部組成東集團,由陳賡、謝富治統一指揮,對雙堆集以東的沈莊、張圍子、張莊、楊圍子、楊莊地區之敵第14軍殘部以及第10軍之75師、114師進攻;中野第1、3縱隊和華野第13縱隊組成西集團,由陳錫聯統一指揮,對雙堆集以西的馬圍子、北玉皇廟地區之敵第10軍18師及第18軍、85軍各一部攻擊;中野第6縱隊、陝南第12旅和華野第7縱隊組成南集團,由王近山、杜義徳統一指揮,對雙堆集以南的玉王廟、趙莊以西之敵攻擊。3個集團中,我們以東集團為重點。隻要我們攻占了沈莊、楊圍子、楊莊等敵人陣地後,就可以把敵人的環形防禦體係撕破,以黃維兵團部小馬莊為核心的野戰集團工事就會完全暴露,使敵人處在東西不過3華裏的狹長地帶內,便於我們割殲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