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五回 劉伯承圍師不闕 王近山助廖起義(1 / 3)

正文-第一百零五回 劉伯承圍師不闕 王近山助廖起義

卻說蕭李家村總前委指揮部。這天下午格外繁忙,紛亂的電話且不說,單說小小的作戰室裏那熱烈的討論,就要使大地解凍,寒梅報春了。

一個參謀問到:“劉司令,你以前常用‘圍三闋一’的戰法,而且都很靈驗;這回打黃維,是不是也用‘圍三闋一’的戰法呢?”

劉伯承擦著保目鏡道:“我們過去也搞過‘圍師不闋’,不也打了勝仗嗎?比如魯西南戰役中,我們打鄆城,就是采用了‘圍師不闋’戰法的。鄆城城牆本來不太堅固,又是我軍後麵的一個孤點,因此我們隻用了5個旅,死死的把它圍住,就消滅了敵人一個師。”

另一個參謀道:“可是,這回打黃維的情況不同了呀!北麵有杜聿明重兵集團,南麵有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而且這回包圍的可不止一個師,而是10個師12萬人呀!對這樣大的口袋戰,我們可從來沒有打過呀!”

參謀處長道:“敵人善於築城防禦,已經布成環行防禦體係。是不是可以考慮放開一個缺口,將敵人誘出野戰工事,於運動中加以殲滅,或者讓敵人進入我預設袋形陣地內,以便割殲敵人呢?”

陳毅道:“這個辦法不妥。假如我們放開口子,黃維必定進占一村鞏固一村,采取逐步滾進的戰法,這對我們割殲敵人更為不利。”

“況且敵人多占一村,不但可以利用我們原有的工事組織防禦,而且還可以獲得較多的民間糧食,以及較大的回旋餘地,這對我們也不利。”鄧小平道,“因此,我們對處於孤立地位的黃維兵團,必須‘圍師不闋’,將運動戰轉變為陣地戰,逐步緊縮包圍圈,壓迫他於狹小的範圍內,實行饑餓戰法,使其不戰自亂;同時,我們每日與他逐步爭奪,層層剝皮,磨掉他的棱角和銳氣,直至最後消滅他!”

“政委和陳老總的意見是對的。”劉伯承肯定道,“堅持緊逼敵人於狹小地區,使其困頓饑餓,鬥誌漸弱;我們則蠶食敵人外圍陣地,逐漸削弱他,緊縮他,達成兵力對比上的有利轉化,以至最後吃掉敵人。當然囉,我們現在由運動戰倉促轉為陣地戰,是很吃力的。我們一緊縮,黃維必定要反擊和突圍。要粉碎他的突圍企圖,我們必須構築縱深的、堅固的防禦體係,在村與村之間,陣地與陣地之間,構成蛛網般的交通溝,並將它與攻防兩用的地堡相連。隻有這樣穩紮穩打,逐步蠶食,逐步削弱,才能最後消滅黃維兵團!”

鄧小平道:“敵人每天都要抽調一至三個有力團配以坦克和炮兵,向我陣地實施重點突擊。對付敵人每一次的出擊,我們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特別是對付敵人的步兵、炮兵、坦克兵和空軍諸兵種的聯合進攻,我們打得更艱苦。我們下一階段隻能采取穩步的,有充分準備的攻擊作戰。”

桌上的電話響了。鄧小平抓起電話道:“王近山嗎?啊,你們奪回了馬小莊,殲敵一部,很好!你們要充分利用敵人出擊的機會,大量殺傷敵人,消耗他的戰鬥力,打擊他的鬥誌,這一點非常重要!隻要我們有意識地這樣做,而且極頑強的對付敵人每一次的出擊,就可以造成全殲敵人的極有利條件。你們要充分發動群眾,很好地運用華野碾莊攻堅戰鬥經驗,以及你們在湯陰、襄陽攻堅戰鬥中的經驗,打好這一仗,剛才劉司令員講了一個重要的戰術問題,就是采取近迫的土工作業法,構築縱深的、堅固的、攻防結合的防禦係統。我這裏沒有多餘的兵可派,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的力量,決不允許放跑敵人的一兵一卒!”

回頭再說王近山向鄧小平報告了敵我爭奪馬小莊的經過後不久,值班參謀武英跑來報告道:“陝南12旅前沿陣地打來緊急電話,他們捉住一個敵軍官。據俘虜講,他有絕密情報,要親自向南線最高指揮員報告。薛旅長請示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