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七嘴八舌地道:“這有何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頭子在千裏之外,豈能了解我們的危急處境?”“還是快下決心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黃維經不住眾人的吵嚷,鐵青著臉道:“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就準備向固鎮靠攏,同時向顧總長發報,闡明我們目前的處境和向固鎮轉移的計劃。吳副司令,你把轉移的序列說一下吧。”
吳紹周用手在地圖上比劃道:“第85軍主力放在南坪集附近,占領陣地並向西北方麵警戒,掩護第18軍和第10軍向固鎮方向轉移;待兩軍通過後,第85軍經羅集向固鎮以西地區集結;第14軍沿澮河南岸占領陣地並向北警戒,阻敵南犯,掩護兵團轉移;第10軍主力迅速脫離敵人,沿澮河南岸,依靠第85軍的掩護,向固鎮西北的湖溝集前進;兵團部在第18軍後跟進。”
黃維走到地圖邊,同吳紹周商議了一番道:“第85軍110師暫歸我直接指揮,隨兵團司令部一起向湖溝集轉移。轉移時間與各軍、師具體行動路線,隨命令下達到師以上。”
幾個軍長走後,吳紹周和韋鎮福召來一幫參謀,很快就擬好了行動路線及命令。黃維拿著轉移計劃,心裏仍然難以決斷是戰還是撤。他焦躁地站起來,又垂頭喪氣地坐下去······這責任實在太大了,黃維怎麼也沒有勇氣去簽發命令。
吳紹周忍不住道:“還是快下命令轉移吧!我們已經耽擱了3個多小時了,一旦天黑下來,這幾百輛軍車是很難在野外開動的,況且,夜晚轉移,次序一定很亂的。”
這時,副官送來坐鎮蚌埠指揮的顧祝同發來的電報。黃維看後,將牙一咬,似乎下了決心,但馬上又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一屁股坐在彈藥箱上,捂著臉道:“先發預先號令吧,什麼時候行動,要等我的命令。”
“那好吧。叫作戰處長親自送達各師!” 吳紹周把命令交給韋鎮福,便趕回85軍,親自部署轉移去了。
兩個小時後,作戰處長還沒有回來。黃維心裏有些不安,嘀咕道:“該不會出事吧?”
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來。韋鎮福抓起電話,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喪氣地道:“糟糕!鄭處長在前往廖師的途中,被共軍連人帶車捉去了!”
“啊!真他媽的混蛋!”黃維氣得跺腳道,“命令各軍就地構築工事,以迷惑共軍;同時,命令各軍暗做轉移準備,聽候命令!”
韋鎮福再次派人傳達命令去了。黃維獨自伏在地圖上,搜索枯腸,設法擺脫困境。這裏擱下,暫且不提。
且說110師師長廖運周,乃安徽鳳台人氏,河南中州大學肄業,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生。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於同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連長。起義部隊在廣東潮汕地區失敗後,被黨派往國民黨第33軍從事兵運工作。此後,他在國民黨軍隊中輾轉移動。抗日戰爭初期,他任國民黨第738團團長時,與中共失去了組織聯係。1942年,吳紹周任85軍軍長後,廖運周升任110師師長。解放戰爭初期,廖運周與中共取得了聯係,並恢複了黨組織關係。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派李俊成等到110師加強黨的地下工作。1947年夏天,廖運周秘密成立了中共地下師黨委,並根據鄧小平的指示,積極進行起義準備工作,想方設法排擠或調走了一些反動軍官。1948年7月,劉伯承、鄧小平指示110師地下師黨委:要做好一切準備,迎接戰鬥。
話休絮煩。且說廖運周當時從軍部開會回來,心裏且喜且憂且急。喜的是,黃維兵團就要完蛋了,自己快要回家與同誌們相會了;憂的是,黃維覺察到了解放軍的意圖,即將南逃;急的是,如何才能將這一重要情報送到中野司令部!想到這裏,他立即召開了地下師黨委緊急會議。會議決定派張士瑞將黃維的轉移計劃送到解放軍前線指揮部,並向劉鄧首長請示今後的任務。送走張士瑞後,廖運周正準備集合部隊向兵團部靠攏,隨時向湖溝集方向轉移。吳紹周派作戰參謀來通知說,因送達命令的兵團部作戰處長被共軍擄走,部隊暫停轉移,原地待命。廖運周暗自慶幸,隨即按兵不動。